“接下來這句呢,你是怎麼理解的?”

“往而不害,安平大。說的就是領邦中安樂、和平、正大,往這裡而來的人們不會害怕,不會受到傷害。”

“所以譯文就是,往領邦走來,而又不會受到侵害,這裡安樂平和,有容而大,一派興盛強大的景象。”

“好,就是這樣翻譯了。接下來這句,樂與餌,過客止。秦深,你繼續來說說吧。”

“樂是歡樂,快樂,令人愉悅的意思。而不是音樂,樂器,這是能肯定的。

餌,指的是食物、美食,還是指這裡的安平大呢?”

“歡樂和諧與這裡的一切美好事物,讓過往的客人流連停止於此處。這樣翻譯應該不錯吧。”

“我覺得這樣或許更好些,歡愉快樂的人們與這裡的美好生活,就像誘餌般似的,讓過往的人(客人)都流連停止於此處,想要定居下來。”

“好,這樣就更完美了。接下來的,我是這樣翻譯的。

所以,道理透過言語歸納出來後,就顯得平淡無奇了。其實就如同日常生活般平淡無味,這就是簡樸的大道。”

“很棒。這句話這樣翻譯我覺得沒問題。剩下最後的三句話了,加油。”

“最後這三句我與師父的譯文稍稍有些出入。我是這樣譯的。

看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就需要透過遊歷來增長見識。這就是平時說的閱歷。

聽到了(自己)缺失的東西,就應該多吸取大家的意見來彌補不足。這也是平時說的聽取。

用到了(自己)沒有能夠掌握的知識,就更要注重日常對知識的概括、收集、整理、歸納。這同樣是平時說的積小成大。”

“最後這三句,你譯得挺有意思啊。像這個既字,你沒有像秦師那樣作為概字來譯。而是還作為既來譯,是吧?”

“我原本是想作為繼來譯的,但後來發現這個既字有小口吞食的意思。”

“既可以指代月食之象,也有指為盡的意思。我覺得可以這樣譯這三句。

透過眼睛去觀察大道,怎麼看也看不完全。

透過耳朵去聆聽大道,怎麼聽也聽不清晰。

透過雙手去運用大道,怎麼用也用不竭盡。”

“我贊同瓊尼的譯法。這樣對後面這三句的詮釋,會更為貼合我們之前透過的譯文。”

“好極了。我也覺得瓊尼的譯文更貼切些。那就這樣定了。”秦深高興地將杯中咖啡喝掉,然後認認真真地在筆記本上將剛才說的譯文匯總起來,仔仔細細抄譽了一遍。

“師父今天留下的小考題,這下算是圓滿完成了。”

“其實啊,我覺得秦師今天留下的考題,並不僅僅只是如此而已。秦深你不覺得過於簡單了嗎?”

秦深看向陳曉曉,不解而問道:“咦,那還能有什麼呢?”

“作為一名領主,這篇道章就是為你指點迷津的範文啊。你看,我們現在領土上面臨的,前期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人才缺乏,人口不足問題。這不就是解決問題的思路嘛。”

沒等陳曉曉開口,瓊尼就在一旁搶答道。

秦深聽了,搖手答到:“非也,非也。我認為這篇道論說的是如何去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並不是我們現在領土面臨的人口不足與人才缺乏難題的解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