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上善似水,我似陽炎(第2/3頁)
章節報錯
“呵呵。我反而覺得這篇應該放在德篇。不過,其實是道篇,還是德篇,無傷大雅。
總的看來,我認為其實道德論中很多篇章中有道亦有德。到底是歸之於道篇,還是歸之於德篇?實在是難以定論。
不過,在此之前,你首先要明白何為道,何為德?所以我覺得你可以先不用管文章的歸類。做好記錄,待所有的篇章學完後,回過頭來重新溫習時,再自行歸類吧。”
秦無敵留下秦深一人在小草廬中繼續整理課堂筆記,而瓊尼與陳曉曉依然如常等在草堂中。
秦無敵喝了杯熱咖啡,見兩個女孩似乎也都沒有什麼疑問之處,於是也沒有多加指點些什麼。
秦深整理好筆記,也來到了草堂尋水解渴。
“秦深哥哥,看你有些皺眉不展的樣子,難道本章還有不通的地方嗎?”
“是的。剛才師父講解的水之善。我總還有些覺得他留下了許多不甚通明的地方。大概是讓我自行思索。
所謂水利萬物而不爭,那滔天洪水何來?上古,禹聖人為此不辭辛勞,治水之患而得以封聖。師祖不可能不知。
為何師祖還會認為上善似水?”
“水是弱小的,碰之即碎,但滴水可穿石。水是卑微的,水往低流,但聚可成海。水是恭謙的,水順其勢,但勢成不可擋。
所以,李師說的不爭,並不是真正的不爭,而是指不爭之爭乎?”
瓊尼之言為秦深撥開了障目之葉。
陳曉曉隨之讚道:“所以李師這裡是認為 水本來就很強大了,幾乎像道一樣強大,隨時有翻雲覆雨的能力,卻還是依然保持著卑微低調的姿態。
平時利於萬物,與萬物融合一體而不去爭鬥什麼第一。這才是上善之水,李師認為水是非常厲害的上善啊。”
“師祖認為眾生皆往上,而不願向下。而水卻是向下而聚,不以眾惡而不往。那是沒有把雲算做水吧。如果水汽凝聚的雲不算為水,而化雨之水才稱為水,那倒是能說得過去。”
秦深繼續進一步探究水之善。而瓊尼也在思考中將自己的剖析分享出來。
“所以水也是在默默向上的。下可為深不可測之海,上可結遮天蔽日之雲,固可成凝彌堅難催之山,散可變難尋其跡之塵。”
秦深有些明悟了,說道:“水是這樣,人亦是可以如此。在大家不想向下的時候,可以為了眾生孤身在前,引導向下而聚;在大家討厭向上的時候,可以排除萬難獨自探索,引領逆天而行。
水善變,變而能成,可有千萬用途。為善,可救天下蒼生,為惡,可滅地上眾生。所以師祖才說水幾於道矣。”
秦深將筆記開啟,繼續往下溫習,思考本篇所述所言。
師祖前面把水之變通作為引言,後面則是把人之變通作為引申了。
任何地方就能夠擅於就地安居(存活)下來。
內心擅於包容萬物就好像深淵一般深不見底。
能說到做到,擅於帶給大家予信任。
為政可造福於民,擅於治理一方使平安興盛。
做事擅長,能力非常強,優秀出眾。
行事上,行動上,擅於準確把握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