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信任讓李翰明特別的感動,這是李生對自己人品的認可,比多少報酬都重要。

在和伊老漢見面,確定了大框架以後,下面的事基本不需要李明翰過份關心了。

把重要的幾點,交代給李律師以後。李主任白天恢復了訓練,晚上基本上是在萬豪陪齊清涵,新車嗎總需要不停的調教、擦拭。

合同牽扯到很多方面的細節,這種談判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完成的。不過雙方都有合作的誠意,伊老漢的態度在其中起了關鍵的作用。

週五雙方基本同意了合作的內容,在價格上李明翰做了讓步。內容上有一點非常的關鍵,這也是隆申代表,一直耿耿於懷,而李明翰特別堅持的。

新概念車型取名隆申Q5,這也是李明翰的惡趣。

本來伊老漢是準備叫隆申壹號的,李主任建議到,大多數車企的第一輛車,都是什麼一號太沒有新意。既然隆申準備選擇走不一樣的路,那麼從取名就開始。

現在SUV這個市場,賓士前幾年就推出了M系列,採用了非承載式車身,銷量並不是太好。後世把名稱換成GLE,車架改成承載式車身的輝煌,現在還沒有倪端。

寶馬幾個月前推出了X5系列,不論是目前的勢頭,還是前世的記憶中,這都是一款非常成功的車型。

奧迪不可能對此視若無睹,但是李明翰不知道奧迪發展SUV的確切時間。只能根據現在A6的車型,奧迪原廠也就上市一年出頭來判斷,後面的大嘴設計,應該還沒有拿上桌面。

但是自己也需要和時間賽跑,所以計劃中是七個月左右拿出概念車,哪怕發動機傳動軸都沒有,那些都不重要,對李明翰來說最重要的是外殼。

合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香港開天設計公司(李明翰這次註冊的香港公司之一)以一千五百萬人民幣的總價格,轉讓隆申Q5外觀、內飾的所有造型專利。

但僅限於隆申汽車,自己生產這一個車型。

隆申如果再生產基於這種造型的系列化車型,必須得到開天公司的重新授權,費用不超過每個系列一百萬人民幣。

隆申如果轉讓獲得的外觀專利,開天公司有權獲得轉讓總價格的百分之五。

而受讓的新公司,再生產基於這種造型的系列化車型,同樣必須得到開天公司的重新授權,價格另外和開天公司商議。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任何一個想開發後續系列車型的廠家,沒有一個讓開天滿意的價格,都無法達成此事。

合同分二部分執行,內飾專利的部分五百萬,以公司法人李明翰私人的名義執行,並繳納個人所得稅。

同意李明翰回家鄉交稅,把稅單副本交給隆申就行。

這種稅一般都是付款方代扣的,交到付款方所在地的稅務機關。

考慮到這百十萬的稅款,對隆申來說作用不大,可是對李明翰以後在家鄉的發展,可能會有很大的便利,伊老漢賣了個面子。

包括前面四款摩托車的設計費用,李明翰也選擇了自己繳納個稅的方式。總價是六百五十萬人民幣,隆申先付款。

雙方十三號正式簽約。

本來李明翰掛兩個名頭,選擇的又是合作的方式。工資上、李主任的意思,給個十萬的年薪、意思一下得了,可是伊老漢沒答應。

“怎麼說這都是隆申汽車的第一個專案,做為隆申汽車第一輛車的總設計師,就拿十萬的年薪,隆申不要面子啊?”這是伊董的原話。

李主任除了接受百萬的年薪,還能有其它的辦法嗎?

哎、我太難了!

PS:累計一萬個收藏了,上個月九號發書,到今天其實是整整一個月。哎,身心疲憊,昨天發的第三章早上又被刪了幾百字,今天發現後補足了三千。關鍵是,連續每天更新三千字還算不算,我也不知道。

有點覺得對不住投資的朋友們,這章就當是給大家的補償吧。至於連續更新,大不了從今天再重新開始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