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漸進,在這裡的環境下恐怕很難實現這種節奏,假如黑矮星的吸引力確實非常巨大,飛船有可能瞬間被吸入導致無法擺脫。”老杜列出了極有可能的不良結果。

“是的,這顆黑矮星的體積太大了,超過了木星的三十倍,等於將近藍星的四萬倍,而天狼伴星是一顆白矮星,它的體積與藍星相仿,但是它表面的壓力是藍星表面的十八萬倍,表面溫度平均為藍星的10的4次方℃,根據這組資料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顆黑矮星表面的環境有多可怕,它已經最少超過了齊格菲號承受壓力極限的四倍。”多多用冷冰冰的數字給出了風險評估。

聽了多多的話,眾人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確實黑矮星是一個從未有人觀察過的新天體形態,其表面冰冷黑暗的可怕特性無人知曉,這次的登陸行動就像是一場豪賭上性命的博弈。

“我有個觀點,假設這顆黑矮星就是外星科技所吸引我們來的地方,那麼我們就一定可以到達射電波區域,我認為鎖定射電波區域放出探測機器人先做第一輪探索,總好過在這裡爭論不休。”關鍵時刻我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提出的建議得到了多數人的贊同,多多立即操縱齊格菲號來到了黑矮星的北極上空區域,望著下方這個漆黑一片的世界,我的心中也不禁忐忑不安,難道我們是真的非要到這顆恐怖的星球表面去尋找答案嗎。

按照我的建議,齊格菲號放下了一枚小型探測機器人,並快速地向著黑矮星的表面降落而去。

“列夫,你的這個偵測機器人能夠扛得住黑矮星上空的壓力嗎?”張保爾擔憂地詢問列夫。

“這枚探測機器人已經是我們目前手中最堅硬外殼的裝置了,它是利用特殊合金製成的,當然由於其攜帶的能量有限,因此防護能力一定遠遠比不上齊格菲號。”列夫回答了張保爾的問題。

偵測機器人已經開始快速工作,關於黑矮星的資訊資料陸續開始源源不斷地進行回傳,一跨過洛希極限區域,壓力頓時呈現了出來,剛進入極限值,壓力陡增到了原有空間的十萬倍,這可以很好地解釋了為何這個區域未存在任何物質,黑矮星的壓力竟然可以傳遞到如此遙遠的宇宙空間,強大的力量足以碾碎這個空間內的所有原子。

同步回傳回來的還有溫度資料,黑矮星的溫度資料與白矮星截然相反,一個是極致的高溫,而另一個則是極致的低溫,在極限區域內,溫度驟降至負的273攝氏度,這就代表著我們已經來到了宇宙最低溫度,按照這個邏輯,或許我們有機會在黑矮星表面上發現比我們理解的最低溫度更低的低溫,假如真的是這樣,這確實是真正的宇宙天文學大發現。

這時候偵測機器人的效能優越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列夫安排多多命令偵測機器人快速下降,力圖在其能量被耗盡之前快速到達黑矮星表面,不過不到三分鐘的時間,偵測機器人保護罩的安全指數已經開始瘋狂預警,其內部所有的能量此刻都已經使用在了外殼安全保護上。

又有更多的新資訊資料傳來,每一組資料都代表著宇宙天文學的大突破,黑矮星表面不僅僅是低溫,高壓,還存在著一層比我們想象之中更厚的大氣層,而偵測機器人在穿越這層大氣層之時,壓力值竟然比大氣層外部還有緩解,這種現象也引發了眾人的希望。

“沒想到黑矮星上竟然還有如此厚度的大氣層,我以為其外部所有物質形態早已經被全部蒸發了。”張星星看著偵測資料也驚歎不已。

但是更令人驚訝的資料又傳來了,根據偵測機器人對空氣的探測,我們竟然發現了一個正在高速撕裂的空氣現象,這個發現讓我們興奮不已,如此快速的空氣撕裂現象,很有可能是一種高速飛行器造成,而當前除了齊格菲號的偵測機器人,是否說明這周圍還有其它飛行器的存在。

“看來這顆星球上還真有我們想不到的秘密。”看著這些資料,此刻連特姆都對這顆星球開始重新審視了。

但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的偵測機器人顯示其內部能量已經耗盡,就在最後即將降落至黑王星表面之時,偵測機器人終於抵抗不住黑矮星的地表壓力最終崩潰,失去了工作能力。

不過就在偵測機器人最終失去工作能力的那一刻,它還是堅持著給我們傳回了最後一個珍貴的資料,黑矮星地表上空的空氣壓力來到了藍星表面的一億倍。

拿到這一個資料,多多立即埋頭計算了起來,過了一分鐘,它抬起了自己的鐵皮腦袋。

“經過偵測機器人返回的資料,齊格菲號可以勉強抵抗住黑矮星表面強大的壓力。”多多給了眾人一個充滿希望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