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太陽系篇 第4章 探索冰泉噴射口(第2/2頁)
章節報錯
車輛行駛了半小時,陳強隊長聯絡了馬爾多,馬爾多已經勘測了2個點,在交叉地帶的冰蓋厚度大約都在50公里左右,還沒有發現冰蓋更薄的地方,同時馬爾多並沒有遇到暗物質壓力衝擊和彈跳問題,只有我們遇到。
留守死星號的機器人佳佳倒是反饋飛船已經被莫名現象撞擊了10幾次,情況和我們類似,但是壓力變化不明顯。
一個區域三種不同外部情況,佳佳已經將資料反饋給母艦,待母艦做持續的資料分析。
土星號時時刻刻在監控著我們的行動,安其拉和陳強隊長也進行了直接對話和授權,艦長肯定了截至目前的行動指揮。
這個時候新的麻煩又來了,車輛的能源消耗提示進行告警了,系統顯示由於巨大的壓力和撞擊導致能源損耗速率比預估快了50%,按照這個速度,多多計算了一下,整個袋鼠車只能堅持40個小時的時間。
假設噴射區域如果也存在比冰蓋區更大的壓力可能,同時依靠車輛裝置取樣只會更大的加快袋鼠車的的能源消耗,導致車輛能源時間和防護服時間不匹配,甚至有可能造成能源車開不回飛船的情況。
宇宙中的不定性因素確實是太多了,但是這個時刻,回頭已經不可能了。
“繼續前進!“陳強命令道。
車輛頂著壓力繼續前行,很快進入了冰蓋邊緣地帶,由於噴射口噴出的冰絮物體遮天蔽日,進入噴射區域後,可預見的能見度已經變為零,這種情況下,普通光線已經不可能穿透,必須藉助鐳射穿透制導技術,來尋找路線前進。
時間已經過了一個半小時,我們到達了邊緣區域,進入了一片視界全黑的區域,令人感到很奇怪的是,輪胎壓力還在,但是撞擊突然停止了。
透過鐳射制導分析破譯過來的可影片,我們發現空氣中充滿了紅白交織的冰渣狀物質,同時從放大顯示,所有的冰絮物質不論大小,都具有齒列冰錐的特點,形狀類似海膽,邊緣非常鋒利,而紅色物質似乎是附著於冰絮上,兩種物質看來很顯然是不同物質混合在一起而已。
接下來要進行取樣和路線探索,整個黑暗區域從顯示器上來看佈滿了噴射口,每個噴射口之間間隔不超過5米,僅能夠勉強支撐袋鼠車透過。
但是我們做了仔細的觀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傳回來的影象上,有約4分之一的噴射口沒有噴射物質,而有噴射物質的口,出速都非常快,速率達到了100公里/小時以上,因此是非常危險的。
從溫度儀回傳的資料顯示,這裡的溫度比外面高,達到了負80負100度之間,風速也降到了200公里/小時。冰蓋厚度大約100公里,資料顯示可以支援穿戴裝置的戶外行走,很快,袋鼠車來到了一個已經封閉的噴射口下面。
“我們明確一下”,陳強突然說道:“老杜和多多負責運用袋鼠車採集裝置收集天空中的物體樣本,並做好支援,李殘月跟著我,我們去探索噴射口的深度,並採集地面樣本。”
陳強的命令不容置疑,我們馬上迅速行動起來。陳強與母艦以及佳佳,馬爾多透過無線電語音做了資訊傳遞,帶著我來到了出艙口。
“小夥子不要緊張!”陳強安慰我道。
“我沒事,保證完成任務”,我堅定得回答道。
經過無菌確認,艙門緩緩開啟,在宇宙誕生的45億年之後,人類,將有史以來第一次踏上木衛二的陸地。
這顆星球搭載了地球人無數的傳說,也一度是人類尋找太陽系外星生命的第一選擇,很多小說裡描述冰蓋底下的深海里有大章魚,大鯊魚,但是都只存在於想象中。
可是今天,木衛二,人類終於來了。
“代表人物就是我李殘月,哈哈!”我興奮的想道。
只見艙門開啟後,外面的狂風帶著冰絮物直接捲了進來,雖然我們的裝備有很穩定的定身平衡能力,但是我也能感受到風速,以及撞擊物的強勁力道。
能見度其實是零,我們是透過頭盔的轉換資料影象進行觀察周邊環境,但是我們還是開啟了探照燈,主要是為了防止外星生物看不到我們。
只見陳強隊長穩定,紮實的邁出了他的左腳,一步踩在了木衛二的地面上。
這是陳強的一小步,但是人類的一大步,木衛二終於被人類征服了,所有的影象迅速回傳到母艦,回傳到地球,這是地球人無上的榮譽,也是聯盟征服宇宙又一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