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國要確保全球範圍內的霸權,尤其是經濟霸權,技術限制是必然的選擇……不然的話就是為了賣點裝置,然後就培養出來一個經濟上的競爭對手來吧。

蘇聯人和美國人都犯過的錯誤,大楚帝國可不會再犯一次!

當然,這也就是大楚帝國還是一個封建君主帝國,是屬於濃郁的官本位國家……資本在帝國裡幾乎沒有什麼話語權,這種政策才能執行下去。

如果是資本獲得了話語權,那麼少數資本家為了所謂的市場,就會推動限制裝置的出口了……畢竟國家死活關他屁事,他只要賺錢。

很不幸,現在的大楚帝國是一個官本位國家,掌控話語權的是官僚……而掌控國內資本的也不是什麼資本家,依舊是官僚……因為大楚帝國裡的主導企業,基本都是各類官辦企業。

而一些核心產業則是清一色的官辦企業,甚至都不允許民辦企業涉足,如國防,糧食,銀行,保險,城市公共服務,火車,此外一些基礎的民生行業也是官方資本佔據主導地位,如鋼鐵,造船,通用機床裝置,蒸汽機,汽車等等。

國內三大蒸汽機廠商清一色的官辦企業。

三大通用機床裝置廠商,兩家是官辦企業。

四大汽車廠商,三家是官辦企業。

三大遠洋航運公司,清一色官辦企業。

國內所有的原油開採企業,清一色官辦企業,只有煉油,運輸,銷售領域裡才有民間企業存在。

鐵路……只有一家,那就是大楚帝國鐵路總公司。

糧食……也只有一家,大楚帝國糧食總公司。

鹽務……還是隻有一家,大楚帝國鹽務總公司。

所以在大楚帝國裡,資本家有,而且還挺多的,並且一些資本家也挺有錢的。

和宋二牛這樣,身價超過千萬的超級富豪,全國範圍內估計得有上千人之多,身價上億的超級富豪家族也是有那麼幾個……

佛山李氏家主和蘇州秦氏家族,那都是國內大名鼎鼎的超級富豪家族,家族財富早就過億了。

但是……放在一個七億多人的全球性帝國裡,這樣的資本家富豪數量又太少了,的甚至他們的財富也少了。

不說別的,光是一個石油行業充分放開,估計都能創造一個身價好幾億楚元的超級富豪……

原時空裡十九世紀中後期的美國,就是屬於典型的資本家掌控的國家,僅僅是幾千萬人口,也沒掌控多大的海外市場的情況下,就催生出來了一大堆億萬富豪……各種壟斷,托拉斯企業。

但是在大楚帝國裡,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的卻是官辦資本……官辦資本和私人資本的最大區別就是:私人資本以追求利潤為目的,而官辦資本以維護統治為目的。

嗯,至少大楚帝國是這樣的。

大楚帝國裡的經濟主導者,一直都是官方資本,這一點從立國開始到現在,從來沒有變過。

而作為掌控這些龐大官方資產的工業部以及各省工業廳,還有掌控金融行業的財務部等職業官僚們,才是決定帝國經濟政策走向的人……沒資本傢什麼事。

而作為這些經濟官僚的老大……大楚帝國皇帝羅志學,才是地球上最大的資本家!

而這個資本家又和普通資本家不一樣,羅志學就不為了賺錢……他考慮的是整個帝國的發展,甚至全人類的命運。

所以也就導致了諸多看似違背市場原理的東西出現。

但是這些所謂的違背市場常理,在大楚帝國裡卻又是屬於天經地義。

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那些土著國家想要發展工業,難度是非常大的……這都不是你行不行的問題,而是帝國準不準的問題。

對於西非王國而言,想要發展壯大,也同樣面臨著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