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地的各地照相館,還是挺賺錢的。

要不然石天成也不會有錢去購置攝影機以及放映機,想要玩電影了……光是這一套裝置加上一大堆的膠片就大幾百楚元呢,普通人可沒錢玩。

試驗短片獲得了成功,至少在拍攝技術方面沒有問題後,石天成也開始籌備正式拍攝了。

畢竟試驗用的短片還可以自己一個人帶著照相館裡的兩個學徒員工來做,也不用什麼演員,直接拍舞臺劇就行了。

但是真正的電影不能這麼搞,好歹得有個故事,然後設計拍攝環節,然後再找演員。

當然,他自己的資金有限,也不可能搞什麼大的團隊,除了照相館裡的兩個學徒員工外,他又請了三個臨時工用來打雜。

還自己寫了個小故事,故事情節也簡單,考慮到佈景以及拍攝難度問題,直接弄了個室內場景為主的小喜劇片,說的是一個農村來的小年輕人,來到大城市後,因為認知上的偏差而發生一系列誇張而搞笑的事。

之所以要誇張,那是因為現在的電影都沒有聲音……不可能和各種直接表演的戲劇那樣可以透過臺詞來傳播資訊,沒有臺詞的情況下就只能用一些比較誇張的肢體語言來傳遞資訊,中途再插一些默片用來解說傳遞資訊。

小劇本寫好了,又根據劇本設計拍攝流程……主要是考慮到膠片太貴,不可能說直接從頭拍到尾,必須透過一定的設計,用來節省拍攝時間。

演員方面這年頭可沒有什麼專業的電影演員之類的,而沒有表演經驗的普通人也不行……你讓一個普通人在鏡頭面前做出各種誇張搞笑的動作,並且附帶誇張的表情,普通人其實很難做得來。

所以他還是找到了之前拍攝小短片的劇場那邊,找到了其中的一些演員讓他們來表演。

當然,人家都是有工作的,日常需要排練和演出,所以只能業餘時間來兼職。

不過這年頭的電影拍攝也沒那麼複雜,也沒臺詞,同時演技其實也不需要太講究,因為按照石天成的設想……畫面表現力有限的情況下,得儘量用誇張的肢體以及表情來傳遞故事,而一旦誇張起來很多細節其實也可以忽略掉了。

再說了,這些舞臺劇的演員也都是老演員,天天在臺上排練,演出的時候當著數百名觀眾進行表演。

真說起來,現在的舞臺劇表演和電影表演是有極大的共同性的,比如說都注重肢體語言以及誇張表情……不然人家觀眾也看不清楚!

一切準備妥當後,石天成終於是帶著人開始了拍攝。

前期拍攝的時候問題多多,浪費了不少的膠片,主要是大家都是第一次拍電影,石天成這個攝影師兼導演、老闆是頭一回,他幾個助手打雜的也是頭一回,就連那些演員也同樣如此。

甚至都沒有專業的化妝,服裝這些,因為故事就是現代背景故事,所以人家演員直接就穿著自己的衣服,也不用化妝直接就上場表演了。

然後為了增加一些喜劇效果,還弄了一些一眼看過去就知道是假的動作……比如為了演繹主角第一次來到大城市,然後乘坐手扶梯的場景,還弄出來了幾個主角荒唐誇張的動作,並且有摔倒的動作……這摔倒的時候還砸碎了桌子……

但實際拍攝可不能真讓演員摔到桌子上,還把真桌子給砸壞了,石天成透過了剪下,換畫面的方式來實現這一場景。

最後桌子還是提前破壞掉,再臨時性用小細繩綁好,等演員穿著厚實一些的防護衣服往下倒的時候,直接就把桌子砸爛。

這場面看上去很假,但是真拍攝出來後視覺衝擊力還是很強烈的

至少人們很少能看見這種東西……哪怕是表演比較現實化的舞臺劇也很少這種破壞性的場景,而傳統戲劇就更少了。

然而在電影裡,透過巧妙道具設計以及拍攝、剪輯技巧,卻是可以實現這樣的畫面,讓觀眾看到一個人從好幾米高的地方掉下來砸壞桌子的場景。

但是這些東西,因為也都是第一次搞,很多都是石天成自己琢磨著,因此拍攝起來也很麻煩。

拍攝一個畫面之前,石天成都要苦思冥想想要拍攝流程,該怎麼拍才能實現自己要的效果,而且還要確保拍攝的安全以及省錢。

拍攝安全這事不用說了,這個故事片裡因為誇張的需求,所以有不少的看似驚險,破壞性的動作場面,這種畫面怎麼拍攝才安全,不讓演員受傷,這其實也是一個很講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