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為了利益給楚國人當代理人的那種,而是在思想上嚮往,認同大楚帝國的土著。

最終培養出來一群精神楚國人,然後讓他們掌權成為代理人,這才是維持經濟殖民統治的最佳模式。

雖然他們不是楚國人,但是他們在精神上卻是把自己當楚國人啊!

而且適當配合給他們弄個行政領地的永久居住證,得,在行政領地的法律意義上他們已經算是楚國人了。

普通利益代言人,哪有精神楚國人好用啊!

這就是最近幾年,楚國人在歐洲,西亞,印度等地區搞一系列軟文化推廣的緣故,為此還專門搞出來了一個教育經費援助計劃。

你瞧,我都出錢幫你們土著開辦學校了,你還不得感謝感謝我?

當然了,開辦的學校只能文科,尤其是儒家那一套東西,理工科什麼的就別指望了。

不過這一套軟文化推廣的政策施行的時間還比較短,在這文化殖民這種東西是一種週期非常漫長的計劃,十年八年都看不到什麼明顯效果那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二十年後呢?三十年後呢?

就算效果再不好,也能培養出來一群精神楚國人,而且在這些精神楚國人大多接受了楚國人提供的漢語教育,在土著國家裡屬於妥妥的高素質人才,那麼成為文化領域裡的領頭羊,軍政方面的領袖也是很正常的事。

試想一下,一個土著藩屬國裡的文化,經濟政治,軍事領域的高層,全都是精神楚國人,還拿著楚國人給的行政領地永久居住證,家人也住在楚國租界或行政領地。

那畫面,這些楚國大佬們想想都覺得挺美的!

到時候哪裡還有現在這麼多破事啊!

如今在歐洲,西亞,印度等地區裡層出不窮的反抗軍,這讓很多楚國高層也認識到了,純粹靠軍事方面的威懾是不夠的。

而經濟方面的控制和綁架,咋一看似乎也挺好的,但是對於一些野心家而言根本不是什麼障礙,人家都起兵反抗你楚國的殖民統治了,你還指望人家擔心經濟崩潰?

這玩意的威懾力,其實是針對於土著國家裡的既得利益群體,也就是那些代理人,買辦階層,他們才害怕楚國的經濟封鎖。

至於那些底層以及野心家,人家根本不在乎。

經濟方面沒啥用,軍事威懾只能維持大局面,但是難以徹底解決,所以楚國的高層大佬們就想出來了用軟文化推廣這麼一招。

硬的不行,我來軟的……還就不信了。

總之,楚國人是想方設法維持經濟殖民,讓這些土著藩屬國老老實實的挖礦種田,然後用辛辛苦苦挖礦種田賺錢的錢,去購買楚國人的廉價生產出來但高價買的工業消費品,進而獲得利潤差,把土著們的勞動價值以一種比較溫和的手段給拿過來。

楚國人其實已經覺得自己很文明瞭,我明明可以直接搶的,但是好歹還給了你土著一點工業商品……

那些土著們得感恩!

可惜,人家土著不感恩!

這就是大楚帝國和那些土著藩屬國之間的根本性的矛盾,並且無法解決。

因為楚國人不可能放棄經濟殖民的……頂多就是換種方式來進行。

甚至退一萬步來說,哪怕以後某一天楚國人因為殖民成本或者其他什麼因素放棄了直接殖民,但是經濟控制以及市場傾銷依舊是免不了的。

經濟掠奪的方式可能變了,但是核心目標依舊沒變。

如果對方不答應,那麼楚國人會毫不猶豫的發動戰爭……而到了那個階段,大概就是講究自由貿易的階段了。

原時空裡十九世紀好些近代工業國家都喜歡這麼搞,一開始是英法,然後是美國,等到德國人也崛起後放眼一看,尼瑪,全球地盤都被搶光了,毛都給自己留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