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紀錄片(第2/3頁)
章節報錯
然而其他地方就很陌生了。
比如北非省,這個擁有蘇伊士運河,屬於戰略要地的地方很多參務大臣都還沒去過呢……
甚至連太子都沒去過。
這說的還是蘇伊士運河這樣的緊要地方,其他地方更不用說了,比如歐洲,不管是零星的楚國管理的直轄領地以及行政領地,又或者是那些藩屬國,大部分參務大臣都沒去過。
少數幾個去過的,那也只是去過加的斯,然後算是路過,並且還是中高層官員的時候去的。
而在參務大臣任上去過加的斯的,目前在這些參務大臣一個都沒有。
大楚帝國是如此的龐大,交通方式也比較落後,跨州出行動不動好幾個月的,而這些帝國高層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到處跑的。
這也就導致了,其實大部分帝國的高層對帝國的龐大領地缺乏一個直觀的瞭解。
只能透過一些資料包告,有限的照片來了解……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想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至少要讓帝國的高層們對帝國統治的區域有一個更加直觀的瞭解,所以禮教部方面派遣了大量的攝影師攜帶了照相機以及攝像機,鋼絲錄音機等裝置,到全國各地,包括那些藩屬國裡採集大量的影像、聲音資料。
這些照片,影片以及聲音被儲存下來存入當檔案館作為歷史記錄的同時,也會被送往給皇帝,太子以及帝國高層官員觀看。
以便讓帝國的高層對帝國的各區域以及藩屬國的情況有一個更加直觀的感受。
畢竟文字形容總是不如照片的,而照片又不是影片的。
而看世界各地的照片,影片已經成為了羅志學最近一兩年的新愛好……透過照片和影片,羅志學才知道了自己統治下的帝國是什麼樣的。
不然的話,以前只能對著地圖進行想象……直接跑過去親自觀看也不可能,而照片以及影片就成為了最佳的載體。
這些東西,其實也不僅僅是給帝國高層觀看,一些不太敏感的內容則是會被整理出來,進行複製後送到各地,由當地的禮教部門組織各地官員,企業管理人員觀看,主要是為了增長這些人的見識,別一天到晚的坐進觀天。
等到了最近,這些可以公開的紀錄片給那些官員們看過後,還會透過各地報社的渠道,對外公開播放,雖然收費但是很便宜,隨便給個幾分錢就能進去看一眼。
畢竟這是屬於公益性質,大規模科普類的紀錄片,本來就沒指望賺錢,甚至都不指望透過公開播放來收回拍攝成本……這些拍攝成本可是非常昂貴的,不過這些拍攝成本也早就算進了禮教部的經費裡,也不需要去收回什麼成本。
之所以還收費,只是為了支付播放時候的場地費,工作人員的經費而已……放映員也得工資不是。
實際上這玩意都是紀錄片,很無
聊的……沒有劇情,沒有故事,甚至很多畫面連人都沒有,都是一些寫實的記錄畫面,以至於看起來很枯燥無味。
但即便如此,人們看的也是津津有味……因為這是人們第一次看見這種影片畫面,看到諸多海外領地的畫面,看到諸多藩屬國的畫面,看的就是一個新奇。
不過對於帝國高層而言,看的可就不是新奇了,而是畫面裡蘊含的諸多東西。
今天羅志學來到勤政殿就是看這紀錄片的,這一次禮教部送過來的是一部蘇伊士運河的紀錄片。
蘇伊士運河羅志學之前也去過,但是當年他去的時候運河都還沒有開通呢,所以他當時去的時候看到的只是一片巨大的工地!
而現在這條運河已經開通運營了,照片也看過一些,但是總歸是沒那麼直觀,所以有著全面記錄的片子可以看,羅志學還是比較期待的。
勤政殿的大會議室裡,四周的窗戶都拉下了窗簾遮光,會議室裡除了皇帝羅志學外,還有太子以及一群參務大臣,協辦大臣。
隨著羅志學也抵達座下後,禮教部的官員開始操作放映機開始放映了。
昏暗的會議室裡前方的畫布上,頓時亮起來了一片黑白畫面,首先出現的是字幕卡上的諸多文字介紹,簡單介紹了紀錄片的主要內容是說北非省的蘇伊士運河的情況以及日期。
隨後畫面繼續轉動進入了實際畫面。
拍攝的時候,攝影師應該是直接採用固定角度拍攝的方式,所以鏡頭是沒有晃動的,但是畫面裡的船隻卻實在動。
這時一艘萬噸級別的貨輪正在引導船隻的引導下,從紅海緩緩進入運河。
隨後影片畫面裡陸續出現了運河兩岸的城鎮,港口,火車站以及多艘船隻通航運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