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剛果農業開發公司,就隸屬於大楚帝國非洲巡撫衙門下屬工業廳全資控股建立,商業事務由工業部指導管理;行政事務由非洲巡撫衙門指導管理;具體武裝業務上,由非洲守備司令部指導管理。

裡頭的公司督辦,協辦這幾個高層,正兒八經的帝國官員,有品級的那種……

再比如九川農業開發公司,看著名字低調,幾乎絕大部分楚國人甚至都沒有聽過這家企業的名字,但實際上這家九川農業開發公司隸屬於歐洲巡撫所屬,旗下管理運營著英倫地區裡的大量土地,開闢了不少的種植園,牧場,並且也從事礦務開發業務。…。。

這麼說吧,如今的英倫地區裡的可耕地裡有十分,其中六七分都在各土著貴族手裡,還有少量在一些小地主自耕農手裡,還有兩三分透過戰爭賠款,罰款,購買等各種手段最終被諸多楚國企業所掌控。

而楚國企業的這部分,相當多一部分又在九川農業開發公司手裡。

匯總一下,九川農業開發公司大概掌控了整個英倫地區了百分之十左右的可耕地。

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因為這樣一來,其實九川農業開發公司才是英倫地區裡的最大地主。

九川農業開發公司在這些掌控的土地上,開闢了大量的種植園產出糧食以及各種經濟農作物,並勘測開發當地的礦產。

順帶一提,九川農業開發公司掌控著大量的煤礦產區,產出了整個英倫地區裡大概百分之四十的煤炭……

為了保護自家的資產,九川農業開發公司還擁有帝國官方批准的公司武裝衛隊,轄有大概兩千多名的武裝力量。

這兩千多人的武裝力量,其實和外籍軍團差不多,是楚國退役軍官擔任指揮官,士兵則是從土著裡挑選,而且也不是什麼英倫地區的土著,而是大老遠從西亞僱傭來的土著士兵。

異地募兵,這是楚國人管理外籍軍團以及諸多公司武裝的基本原則。

而公司武裝這種事,其實也不算多稀奇,大楚帝國裡不少在海外經營活動的大企業都獲得了相應的武裝牌照,可以在指定區域裡建立有各種限制的公司武裝力量,用來保護公司資產以及帝國利益。

但是無一例外,這些公司武裝,甭管是官方企業還是民間企業,乃至是專業的安保公司的武裝力量,都要統一遵照軍方相關條例

進行管理以及指揮。

所有指揮官,哪怕是基層軍官都必須由軍方認可的退役軍人擔任並指揮,所有土著士兵都必須異地募兵,服役。

公司武裝在接到軍方徵召令的時候,必須無條件服從軍方命令執行各項軍事任務……當然,軍方也會給予相應的徵召補貼費用以及提供武器裝備後勤物資等。

說白了,這些公司武裝其實都是大楚帝***方的編外軍隊……只是掛靠在各企業裡頭,只能在大楚帝國直轄以及行政領地之外的區域活動,並由企業自己養著用來保護楚國企業的財產安全以及海外楚國企業工作人員的安全。

大概就類似,企業建立的安保隊伍,只不過這些安保隊伍有槍有炮……並且只能在海外土著區域裡活動,不得進入楚國領地,包括行政領地裡活動。

能夠進入行政領地裡持槍活動的,只有管理上更加嚴格,由軍方和行政雙重管理的職業安保公司。

所以別看那麼多的海外民間武裝,但實際上大楚帝國高層對武裝力量的掌控是非常強勢的,可不允許出現真正意義上獨立自主,可以自由行事的民間武裝力量。…。。

哪怕是楚裔藩屬國的西非王國,也不例外……西非王國和帝國是建立了共同指揮體系的,實際上西非王國的軍隊指揮權並不是在西非王國的手裡,而是在西非守備司令部手裡……

當然了,日常時候人家軍方也不干涉你自己的自由行動,只有在出現威脅楚國利益的時候才會行使這個指揮權,只是平日裡的作戰行動西非王國內部可以自行決定,只需要通報西非守備司令部一聲就行,西非守備司令部接到守備後也不會進行干涉……你愛咋地咋地。

然而儘管帝國對公司武裝的管理是非常嚴苛的,但是這些農業開發公司終歸是有著直接的武裝力量……平日做事也就方便了許多。

畢竟在海外地區,你總不能什麼事情都指望著軍方給你提供日常安保吧?

怎麼滴,還想讓軍方派遣兵力給你看大門啊?

軍方在海外,提供的是戰略上的威懾,可不會給企業直接提供日常的安保服務……但是在海外活動的企業或個人,總會遇上各種各樣的威脅和麻煩的,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更靈活的武裝力量來作為補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