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權力交接(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個數字如果和那些富豪們比起來,那自然是不如的,但是絕對不少了……要知道,這可不是他的身家十多萬,而是每年收入十來萬呢。
很多身家數百萬的富豪,他每年的收入大機率也沒這麼多。
畢竟身家是身家,年收入是年收入,這是兩碼事。
身為皇子,皇十七子許王的收入還是可以的,滿足其王府的日常開支綽綽有餘……
其他皇子們有多有少,但是下限也有個幾萬楚元的年收入,多的話甚至能有個二三十萬。
而下一代的皇孫,則是要差一些,他們也有爵位的年金,他們已經無法直接從宮內獲得皇室產業的乾股,也無法獲得宮內直接賞賜的大片土地。
皇室產業的乾股,只授予皇子,而且是直接透過增發股份的模式進行授予。
不過他們也可以從父輩手裡繼承皇室產業的乾股以及土地。
而這也是不斷稀釋皇子皇孫手中皇室產業股份的一種模式。
比如說等太子繼位後,他要給諸多兒子們授予皇室產業的乾股,那麼就會透過股份增發的模式授予,這增發的股份也不用親王們花錢購買,直接就擁有了,這樣不斷的增發,也就意味著早期獲得乾股的皇子,其後代所持有的皇室產業的股份的價值也在不斷的被稀釋。…。。
如此也就避免了,羅志學給了兒子們授予了皇室產業的股份後,後面的皇帝就無法再授予股份了;同時也避免了第一代的親王們長期把控皇室產業的分紅。
要知道,皇室產業的規模是非常龐大的,儘管用於分紅的盈利很小,大部分盈利都是投入了科研以及再投資生產之中,然而每年用於分紅的盈利也不是個小數目。
目前持有皇室產業股份最多的晉郡王羅國堓,這人乃是故皇長子羅恷的嫡長子,昔年羅志學對羅恷非常疼愛,另外一方面也是覺得嫡長子的制度,徹底剝奪了他這個長子的皇位繼承權所作出的補償,當時賞賜了大量的皇室產業乾股給他,羅恷去世後,其大部分皇室產業的乾股以及其他產業都被世子羅國暒所繼承。
所以這也導致了作為後輩的羅國暒,其所持有的皇室產業乾股數量,超過其他親王,每年光是拿分紅都能拿三十多萬楚元呢。
除了皇室產業乾股,羅國暒還在北美擁有大量的土地……這也是昔年羅志學賞賜給長子的,而賞賜這些土地的時候,北美也沒多少人,這些土地在當地一部分屬於蠻荒之地,一部分甚至都還在那些土著手裡。
但是隨著北美被楚國人徹底吞下,然後逐步開發後,這些土地就變得很值錢了。
而且其中一片位於墨西哥灣沿岸的土地裡,竟然還找到了石油,這讓羅國暒這個郡王的身家變得極為豐厚。
所以當代裡,
最有錢的皇室成員,並不是那些親王,也不是那些公主,而是屬於羅志學孫輩的羅國堓,每年收入大幾十萬呢,日子瀟灑的很。
不過能持續幾代就不好說了。
總體來說,羅志學對自己的兒子孫子們自我感覺還算可以,給了他們榮華富貴,也沒把他們當豬養。
但是權力就不給太多了。
而且還有親王沒有旨意不得出京的限制。
同時也沒有搞什麼就藩之類的東西。
羅志學覺得,還是把親王這些潛在的風險因素,直接留在身邊看管好一點……退一萬步說,就算是有親王造反了,也只侷限於小規模的宮廷政變,不會導致大規模的內戰。
這要是搞就藩的話,把藩王派出去到地方,搞不好以後就會出現地方叛亂,然後引發內戰的情況。
而在羅志學看來,如果親王一定要造反,那麼宮廷政變比地方叛亂好多了,對帝國整體的損傷沒那麼大。
皇子們勾心鬥角玩宮廷政變,總比皇子們起兵造反強得多。
確保帝國的整體穩定,避免內戰,同時避免皇室以後成為國家財政的負擔,這是羅志學處理皇位繼承權,安排皇子皇孫方式的核心訴求……
理解了這一點,那麼就很好理解羅志學在對待皇室成員的諸多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