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坦克曙光(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發展有裝甲防護的裝甲車時,陸軍方面在羅志學的指示下,也在發展能搭載火炮的裝甲車輛,也就是後世人常規意義上說的坦克。
當然了,受限於當代大楚帝國的基礎工業水平,哪怕是搞出來了所謂的坦克也和後世的坦克會有極大的不同……大機率是一種超級縮水的坦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年頭的技術水平就擺在這裡,比如發動機的動力太小,材料技術很一般所以裝甲防護能力也一般,然後行走機構,車體乃至火炮等各方面都有極大的差距。
尤其是動力方面的技術差距巨大……後世人常規認知裡的坦克,現代都不說,且說二戰的坦克,他們的動力往往都是幾百匹馬力的,驅動二三十噸左右的坦克,裝備其八十毫米級別的加農炮。
但是當代大楚帝國裡的發動機技術呢?技術最為強悍的唐山汽車公司如今手頭上,最先進的汽油發動機,也不過是為320系列裝甲車,工程車等大型機動車輛所用的V型六缸發動機,該發動機擁有五十匹馬力……
這也不是說唐山汽車公司沒有更大馬匹的發動機了。
而是更大馬力的發動機在體積和重量上都會大幅度攀升,已經裝不進去這種車體上,或者是能裝進去,但是達到了一種邊際遞減效應……
更大更重的發動機需要更大車體來承載,更大的車體需要更多的裝甲來防護的,而更大,然後更大的車體,更重的車重,行走結構更復雜,更沉重,這些最終又會導致對動力要求更大……如此造成一種發動機動力越大,反而機動性越差的情況。
所以……裝甲車的發動機也不是說能胡亂堆疊的,需要在體積以及重量還有動力之間取得一定的平衡,對發動機的追求也不是單純的大動力,而是更大的動力比。
實際上唐山汽車公司也有上百匹甚至數百匹馬力的汽油發動機,但是基本都用不上,都是用在超大型的一些工程裝置裡,或者是乾脆用在工業領域裡使用。
此外還有部分大馬力的汽油發動機,是用於船隻動力使用。
大楚帝國的造船工業,早多年前就已經嘗試使用汽油發動機作為船隻動力使用了,不過因為成本,汽油發動機自身的一些特性限制等問題,船隻應用汽油發動機並不廣泛,只在少數的小微型船隻上嘗試使用,比如快艇,遊艇等,在中大型船隻上基本不用這玩意。
因為汽油發動機在轉速,扭矩小,如果想要利用的話還需要搭配相應的減速齒輪機構,這會導致動力結構變的非常比較複雜,成本高昂,而且當代的汽油發動機技術還是差了點,動力太小難以推動中大型船隻;
此外汽油本身容易揮發,易燃易爆。
不過最關鍵的還是……當代大楚帝國的蒸汽機技術非常的成熟,三脹四缸蒸汽機早已經發展成熟,並且經過多年的大規模量產後成本也比較低廉。
大量便宜可靠,而且運營成本也更低的往復式蒸汽機也就成為了當代船隻動力的首選……其地位別說汽油發動機了,就算是當代裡號稱更先進的蒸汽輪機也無法取代。
目前大楚帝國裡的蒸汽輪機技術,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比較成熟了……但是依舊無法取代往復式蒸汽機的地位。
目前海軍雖然建造了多艘的中小型船隻用以試驗蒸汽輪機的技術,但是海軍依舊沒有在新一代各主力戰艦上使用蒸汽輪機。
而民用市場上,也只有極少數個別的豪華客輪,為了追求所謂的平均航速,爭取最快往返歐洲,美洲的頭銜,投入巨資引入蒸汽輪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海軍試驗用的小型船隻都還好,因為是小船隻,動力要求不大,因此工業界勉強還能配套上減速齒輪……然而少數幾艘還正在建造中的大型豪華客輪,因為噸位太大,所裝載的蒸汽輪機動力也大,要搭配這樣的大型蒸汽輪機,發揮出來以萬匹為單位計算的強大動力機組,需要是大型可靠的減速齒輪機,
而這玩意的技術難度比蒸汽輪機還要更難……至少目前帝國的工業界都還沒能解決大型船隻使用的大型減速齒輪的技術難題。
所以,這幾艘在建的大型豪華遊輪採用的動力模式,其實非常特殊,那就是他們並不是傳統的機械動力,而是採取電推……沒錯,就是後世二十一世紀裡一些所謂的先進戰艦裡採取的很時髦的電推!
其動力模式說起來其實也很簡單,既然大型減速齒輪機搞不出來,那麼楚國的造船工程師們乾脆就不用機械傳動了,而是讓高速運轉的蒸汽輪機直接發電……發出來的電力用來驅動大型電動機,最後讓電動機來驅動螺旋槳轉動。
整個動力模式,和美國二十世紀初搞的電推戰列艦其實一模一樣……當時的美國人也是因為搞不出來大型減速齒輪機,所以只能搞電推。
而大楚帝國海軍搞新一代戰列艦的時候,其實也考慮過這個動力系統方案,但是最終還是因為太過昂貴,並且技術風險太大而放棄……人家航運公司為了追求航速,追求名聲可以不顧一切,那是因為民用船隻嘛,就算是半路上出現故障了也不太礙事,大不了等救援就是了。
但是戰艦可不行……這打仗打著打著,你說動力系統壞了戰艦動不了了,那還玩個毛線。
所以最終海軍還是放棄了蒸汽輪機加電推的方案,繼續採取了成熟可靠的往復蒸汽機。
從這也能夠看的出來,在艦載動力上,暫時沒有什麼動力能夠代替往復式蒸汽機,蒸汽輪機不行,汽油發動機就更不用說了。
至於柴油發動機……目前國內研發柴油發動機的廠家不多,大量投入的只有廣州機械公司,但是進展並不大……畢竟廣州機械公司本身是搞蒸汽機的,跨行搞內燃機本來就很麻煩,同時內燃機的諸多技術專利都被幾家汽車公司給卡的死死的!
雖然幾家汽車公司本身並沒有怎麼研發柴油發動機,但是柴油機也是內燃機,而早期的三大汽車公司研發內燃機的時候,所建立的一系列技術壁壘是基於整個內燃機領域的。
因為很多技術專利雖然一開始是用在汽油發動機上的,但是也是能用在柴油機上的……因此廣州機械公司搞柴油機的時候就發現,搞著搞著自己莫名其妙的需要用到幾家汽車公司的技術專利,而這幾家汽車公司把自家技術看的非常死,根本不對外授權。
所以廣州機械公司搞柴油發動機也很尷尬……以至於到現在都還沒有弄出來可商用化的柴油發動機……不是說造不出來,實際上已經搞出來可以實用化的柴油機了,但是因為專利問題暫時而無法量產……如此情況下要麼等專利過期,要麼和幾大汽車公司進行談判技術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