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增加了人員,實際上就是進行了分權……尤其是參務大臣這邊的分權更為明顯!

以往的九名參務大臣裡,有三個還是雷打不動的武將,只剩下六個是文官名額……這意味著如此眾多的文官大佬們,只能競爭六個參務大臣的名額……說實話,這些參務大臣們的權力是非常龐大的……任何一個文官裡的參務大臣,基本都分管著一大堆的事務……比如負責經濟事務的參務大臣,基本上就是全面負責主持經濟事務,包括工商業,農業,畜牧業,甚至一些民生工程等等……工商部,農林部,工業部,交通部,衛生部等七八個正二品或從二品的機構都歸他管呢。

權力太大,同時也太忙……

而且因為參務大臣的名額也比較少,想要上位的協辦大臣又太多,因此競爭非常激烈。

每一次文官體系的參務官員任免,背後都有激烈的政治交鋒,甚至引發一些地震。

以前羅志學對這些臣子之間的鬥爭也不太在乎,甚至覺得還能趁著機會打一打老虎,肅清官場。

但是……這種事羅志學可以做,未來的太子能不能做,做的好不好就要打個問號了!

所以,羅志學乾脆來個提前準備,把參務大臣的名額增加了三個人,都是用來給文官體系的。

這讓文官體系裡的參務大臣,從六人增加到了九人……主要是用來分權,也是為了更好的理清楚參務大臣的職權。

而參務院裡人員,尤其是協辦大臣的人員增加二十八個人後,相對比以往多了七八個名額,這名額多了,那麼除了一些固定安排的名額外,也就能夠更好的騰出來兩三個機動名額,用於安排一些老臣了。

日常生活中,羅志學總會遇上一些老臣子年紀大了臨近致仕,但是要說功勞吧,其實也不太夠資格進入參務院,至少和別人比起來不太夠!

面對這些人,羅志學不安排吧,人家說你苛待功臣……但是安排吧,參務院裡的協辦大臣的位置又不是大白菜,哪能這麼容易安排啊!

如今多出來了幾個機動名額,那麼安排起來就比較容易了……在該員臨近退休的時候,可以給他臨時弄一個協辦大臣的名頭過過癮,然後一兩年後退休致仕。

大概意思就是你勞苦功高,現在也臨近退休了……正常當一個協辦大臣是別指望了,最多就是給你安排一個臨時的協辦大臣過過癮,一年半載後該滾蛋就滾蛋……別戀棧不去。

不像是其他正常的協辦大臣,任職年限基本都是三五年起步,很多還是十年八年的。

但是安慰性質的協辦大臣,任職基本只有一兩年左右,而遇上排隊的人比較多的話,時間緊張不好安排,那麼任職時間還會更短一些,可能一年都不到。

當然……基本是這種臨時的協辦大臣,那也是諸多高階官員苦苦追尋的……常規的協辦大臣一個蘿蔔一個坑,可不是那麼輕易能等出來的,再說了狼多肉少啊……一大堆沒能進入參務院的各部侍郎、各總司總局主官,各省資深巡撫等從二品以上的高官,全都眼巴巴看著呢……

想要脫穎而出成為常規的協辦大臣,對於其中一部分人而言,其實很困難,但是吧,協辦安大臣這個名頭,實在是太響亮……在帝國裡,這可是僅次於參務大臣的頂級頭銜了……這說的可不是名聲,而是實權!

任何一個協辦大臣,拿到外面去,那最少也是坐鎮一方的封疆大吏!

而且擔任參務大臣之後,加銜往往也會跟著晉升為從一品……這對很多巡撫,侍郎們而言也是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從一品致仕和正二品致仕,那區別可大了去……

從一品,那也是屬於一品,而一品官員致仕後,各方面的待遇都是非常好的,正常致仕的話,也不用擔心被政治清算……當然,前提是規規矩退出權力中心,後頭也別瞎摻合,那基本上還是可以安享晚年的……繼續享受著一品官員的退休待遇。

出入安保,賜用的豪宅繼續住著,死了都能安葬在皇陵裡頭的百官公墓……

一品致仕官員掛了,皇室都會派遣親王或郡王級別的人物出席,羅志學還會親自寫一封悼信,送一副輓聯過去。

只要是正常致仕,沒有犯下什麼明顯錯誤的,那基本上也能得到一個爵位的追封,後頭給的諡號往往也不會太差。

簡單來說,一品大佬正常致仕後,退休待遇拉滿,哪怕死了身後名都很不錯……羅志學還是很願意給這些重臣們體面的……至少他當皇帝五十幾年,就沒殺過任何一個一品官員!

一個都沒有!

當然,莫名其妙,一夜之間就病亡的高階官員倒是有一些,但也不多,羅志學也不是個喜歡苛待老臣子的人……只要你規規矩矩致仕,那麼安享晚年還是可以的,至於不願意規規矩矩致仕的……自然也有三尺白綾或一壺毒酒等著他,然後對外公佈病亡……

主打的就是一個體面!

你不體面,我就幫你體面!

一品大佬們的待遇不錯,但是二品官員的退休待遇,那可就差了老遠了,至少羅志學就不可能給你一個普通二品官親自寫什麼輓聯,悼辭的。

皇室也不會派人去參加……畢竟有正二品加銜的官員可多了去,光是巡撫就大幾十個呢,這累積起來,致仕的二品級別的官員可不是個小數目……說的不好聽,每年都得死一堆……

皇室成員也不可能說天天不幹事,滿世界飛奔去參加喪禮啊……

一品和二品,光是退休後的待遇都差別巨大,更別說退休前的待遇了!

這也是什麼二品官員們,尤其是那些侍郎和各地巡撫們,做夢都想要進入參務院,混一個協辦大臣名頭的緣故……哪怕是一些差不多到退休年齡的人,也想著在最後關頭裡過一把協辦大臣的癮頭。

當然,他們也只敢奢望一下協辦大臣的名頭,卻沒敢奢望參務大臣的頭銜!

參務大臣這種位置,那是帝國政壇裡頂級的位置,是需要決策整個帝國的戰略走向的,可不是可以隨便混上去,然後廝混一兩年等退休的。

相對於協辦大臣的流動性比較大,帝國裡的參務大臣往往比較穩固,任職年限四五年起步,久的甚至是十年八年。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