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無線電報的商業應用,則是和有線電報一樣被授權給了電報總局……通訊這東西過於敏感,因此帝國一如既往的對這些敏感技術進行了壟斷經營。

電報總局獲得無線電報商業運營的獨家授權後,開始向國內的三大電氣公司招標相應的無線電報系統。

大楚帝國裡的的三大電氣公司也沒有讓電報總公司失望,很快就拿出來了相關的無線電報裝置,其中松江電氣公司拿出來的無線電報系統是比較優秀的。

根據他們的測試,傳輸距離甚至可以達到三千公里以上……而這依舊不是它的極限,其改進型號甚至有可能達到更遠的傳輸距離。

而這種大型的無線電報系統,已經具備了跨州通訊的能力,只不過目前的技術還差了點,訊號干擾比較嚴重。

很快,電報總局就開始下單大規模採購無線電報系統,電報總局採購的這些電報系統,主要會用於商業通訊!

不過,電報總局並不是無線電報的首家使用者,實際上連前三都進不去。

在這之前,軍方都已經陸續向三大電氣公司下達訂單訂購無線電系統,同時政務系統裡也訂購無線電報系統。

金陵皇宮裡,已經在有線電報房之外,設立無線電報方,用於中樞和各地方的聯絡。

這就是無線電報對於維護統治的重大願意……這給了帝國中樞,給了羅志學一種全新的,迅速及時的聯絡地方和軍方的通訊渠道。

相對於商業應用而言,帝國高層更加看重這一點。

有線電報和無線電報相互結合,這能夠讓帝國中樞極大的加強對各地方,軍隊的控制。

除了這兩種電報技術外,還有一種通訊技術也作為了重要的補充,那就是電話技術!

電話技術其實並不困難,在大楚帝國的四十年代裡,也就是電氣化迅速發展的四十年代裡就出現了。

電話技術同樣由皇家理工學院研發,這玩意其實技術原理比較簡單,那就是利用聲音振動和電磁技術結合起來的一項遠距離通訊技術。

楚國人早期就發現了相關的技術原理,留聲機更是在四十年代初就出現在了實驗室裡,同樣也是早早搞出來了電話機。

只不過早期的電話機純粹就是一個實驗室玩具,不具備什麼實用性,因為還是簡陋的磁石電話機,早期的些許應用也基本集中在政務領域以及軍事領域。

比如用於架設皇宮和近衛軍營地裡的通訊渠道。

直到前兩年,皇家理工學院那邊搞出來了共電式電話機,才陸續開始小規模的試驗應用,不過依舊侷限在政務以及軍事領域裡。

主要是這一階段裡的電話通訊技術還比較落後,同時也算是比較高階……用人話來說就是太貴,普通人用不起。

而電話這東西如果無法形成比較大規模的網路的話,那些普通人也用不上……只能是在特定的機構裡使用。

而當代對電話有硬性需求,也能用得起的客戶,也就只有政務機構部以及軍事系統了。

這也是普通公眾對電話不瞭解,甚至大部分都不知道的緣故……因為這玩意普通人也接觸不到。

不過不管怎麼樣,電話技術都已經逐步成熟並開始實際應用了。

這也意味著承順五十二年的今天,大楚帝國已經具備了三種利用電磁技術的的遠距離通訊方式,電話,有線電報,無線電報!

只不過除了有線電報比較普及外,其他兩種都還處於小規模的試驗應用當中,並且在未來的許多年裡大機率都無法普及。

比如電話這東西,雖然負責管理,運營商業通訊的機構電報總局雖然已經有了相關的商業運營壟斷授權,不過受限於技術還不成熟,成本高昂等問題,想要大規模推廣還是難度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