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等到那些二十五型步槍也陸續到了使用壽命之後,外籍軍團則會全面進入八毫米黑火藥子彈的時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軍方已經決定哪怕是未來這些庫存二十四型步槍乃至八毫米黑火藥子彈不夠用了,也不會繼續生產。

等這些庫存用完之後,到時候就會直接讓外籍軍團使用正規軍退下來的早期二十七型步槍。

而這個時間估計也不會太久,大概就是十年,十五年左右……畢竟庫存的這些二十四型步槍都是二手貨,好多都已經用了十幾年的了。

同時外籍軍團的作戰和訓練非常的頻繁,作戰以及訓練損耗也比較大,這些二十四型步槍估計再支撐個十來年也就差不多了。

到時候,大楚帝國的所有軍隊,包括民兵以及外籍軍團,將會首次的實現槍械以及子彈的統一,這對降低成本也是有極大好處的。

大楚帝國內部的這些裝備升級更換舉動,也讓駐防歐洲地區裡的外籍軍團很快就騰出來了一批十八型步槍。

這些十八型步槍從外籍軍團退役之後,將會被賣給給大楚帝國武器貿易總公司……武器貿易公司將會直接在歐洲地區裡的直轄領地上,就近安排工廠對這些老舊步槍進行簡單的外觀上的翻新打包,然後再賣給各土著國家……

英倫地區裡的多佛爾上的一家官辦機械工廠,就臨時接到了為一批大約一萬支十八型步槍翻新的訂單。

雖然這家機械工廠本身不涉足這些武器業務,不過簡單的清理,外觀翻新,上槍油打包,修理一些小配件也沒啥難度,隨便搞一搞就行了。

而就在這家工廠翻新這些十八型步槍的時候,英倫五國的外交官們也在積極活躍……試圖爭取更多的份額。

這一萬支翻新後的十八型步槍,就是前期為英倫地區的五國所準備的。

最關鍵的是楚國人已經說了,英倫地區短期內所能夠獲得的單發步槍的出口配額,就只有這一萬支了,下一批配額估計要明年去了!

這一共才一萬支,但是買家卻是有五個……這五個買家前期下的訂單加起來十多萬支呢。

這狼多肉少啊。

各國都想要儘可能的搶奪更多的訂單……因為你不拿,別人就拿了,而你無法保障對方拿了後不會直接給你來一場戰爭!

比如英格蘭和威爾士,這兩個王國的戰爭也才結束沒幾年呢,多年的戰爭也累積了一大堆的血仇,尤其是在戰爭裡吃虧,最後甚至被迫割地賠款的威爾士王國,做夢都想著復仇!

架設威爾士王國能夠拿到更多的單發步槍的配額,比如說來個五千支……倫敦裡的那些大貴族們恐怕都要第一時間逃往倫敦租界了!

沒有人比敵人更瞭解你……也沒有人比倫敦裡的貴族們更瞭解威爾士王國那群瘋子的想法。

這要是手裡頭有了五千支單發步槍,偏偏英格蘭王國沒有相對應的單發步槍進行對抗……威爾士王國的那些人就敢第二天就發動戰爭報仇雪恨!

要知道,威爾士國王的前第一繼承人王子,可就是戰死在和英格蘭王國作戰的戰場上……早幾年一支英格蘭王國騎兵繞後,試圖襲擊威爾士軍隊後勤的時候,沒遇到威爾士的後勤部隊,反而是遇上了前往前線視察的威爾士王國第一繼承人的王子車隊。

然後,這些英格蘭騎兵就把人家繼承人的頭顱給帶回了倫敦,在倫敦塔上掛了足足半個月呢。

當然,英格蘭這邊也有一堆貴族乃至王室成員死在戰爭裡!

持續多年的兩國交戰,導致的深仇雪恨可多了去。

一旦有機會報仇,雙方都不會放過的。

不過也好在楚國人也看到了這種緊張局勢……也擔心兩國重新爆發大規模戰爭,然後導致地區局勢失控,影響英倫地區的正常勞動生產,進而影響帝國的商業利益。

因此在這一次單發步槍的出口配額上,楚國方面比較謹慎,來了個一碗水端平:一萬支翻新後的十八型步槍,每家兩千支,誰也不多誰也不少!

而且還是統一時間進行交付……就是為了避免有人先拿到先訓練,然後搶先出手發動戰爭。

甚至為了避免交付的時候出現意外,比如有國家訂購的槍械在運輸過程裡被搶走之類的,楚國方面還提供強制送貨上門服務……

當然,送貨上門的費用也不是個小數目!

平均份額,統一時間交付,送貨上門,如此避免英倫五國的矛盾激化,尤其是避免威爾士王國和英格蘭王國重新爆發大規模戰爭。

以前楚國人還挺喜歡坐看這些土著打仗的,還能順勢賣一賣軍火什麼的……但是後來發現土著打仗了就沒土著種田挖礦,而且就算土著不打仗這軍火銷量也不低,所以就變得不喜歡土著之間爆發大規模的戰爭了。

沒啥事打仗幹啥……種田挖礦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