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土著之間的軍備競賽(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個印度第三師,也是楚軍裡最早的師級外籍軍團,清一色由印度賤民兵源組成的外籍軍團,跟隨著楚軍擴張的步伐一路橫掃非洲,歐洲,如今駐防在中歐的奧地利地區。
該師素來以戰鬥力強悍,作風殘暴而著稱……
怎麼說呢,該師的賤民士兵們,發起狠來連鱷魚都敢上……
打起仗來也不把自己當人看,更不把對面的敵人當成人,也不把戰區裡的土著平民當人看……
除了印度第三師外,其他的幾支精銳的外籍軍團也已經換裝二十五型步槍了。
因為八毫米系列的槍械效能過於出色,帝國高層不準備讓外籍軍團在一二十年內就裝備這些小口徑的連發步槍……但是之前的十一毫米口徑的連發步槍也不多……畢竟二十五型步槍在楚軍裡,一開始就只是過渡步槍而已,總產量不大。
如今隨著外籍軍團裡要普遍裝備這玩意,因此早已經停產的這款步槍,最近也重新啟動了生產了,開始小批次生產,以用於外籍軍團所需。
外籍軍團開始換裝二十五型步槍,這上百萬支的十八型步槍,十九型步槍也就可以騰出來,然後稍微翻新一些,刷個油漆就賣給這些土著國家了。
就這樣,價格還不便宜!
瑞典王國正式和帝國方面達成了單發線膛步槍的採購合同後,這五千支十八型步槍就是二手翻新的步槍,步槍加上刺刀以及其他配件,再搭配一百發十一毫米子彈,售價達到了十三楚元……
此外其實楚國方面也提供全新的十八型步槍,但是這價格太黑了,直接要價二十三楚元一套。
這價格,比楚軍採購最新式的二十七型步槍還要貴好幾楚元呢……
楚國人出口所謂的‘先進武器’,一向來都是這麼的黑心的,不管是全新的還是二手的,都賣的死貴死貴的。
但是對於這些土著國家而言,你不賣也得賣……還是那句話,你不買……可是你鄰居買了啊,這回頭你還睡得著嗎?
很顯然,如今歐洲和西亞,印度地區的一大票藩屬國們的國王,大貴族們就睡不著了,一個個在透過楚國人的電報網路得知了訊息後,又借用楚國人的電報網路緊急聯絡了他們駐紮金陵城的外交人員,授權採購單發線膛步槍,而且是催得很急。
尤其是和瑞典王國當鄰居,前幾年剛分裂出來的芬蘭王國……其駐楚公使更是接到了來自他們國內的死命令,必須第一時間敲定軍售合同,然後爭取在那些該死的瑞典人拿到十八型步槍的時候,也同步甚至更早得到十八型步槍。
因此芬蘭王國的公使,是天天上藩務總局的辦公樓裡堵門申請採購十八型步槍。
而楚國方面因為要維持地區平衡,同時也為了賺錢,因此也很爽快的答應了芬蘭王國方面的採購申請,批准了三千支十八型二手步槍的採購申請。
緊接著是丹麥王國,立陶宛王國,波蘭王國,奧地利王國……同樣也少不了英倫五國,法蘭西四國,西班牙三國以及葡萄牙,西西里王國等其他歐洲國家。
最後西亞地區裡的土耳其王國,埃及王國,巴爾幹王國,希臘王國,巴比倫王國,巴庫王國等國家也獲得了採購批准……順帶一提,在楚國人的直接策劃下,奧斯曼王國在多年前就已經正式分裂……原來龐大的奧斯曼王國,分裂成為了大小八個王國。
也沒啥特殊理由,就是一個疆域龐大的奧斯曼帝國,不符合帝國的全球利益,所以帝國在四十年代裡先後幾次出手,透過鼓動叛亂分裂,扶持代理人等方式,最終導致了奧斯曼帝國的分裂。
在大楚帝國的宗藩體系下,是不允許這些所謂的大型土著國家出現的!
而這些分裂的西亞各國,自然也就存在著諸多矛盾和衝突,戰爭時有發生,如此情況下他們對新式武器的需求也是極其強烈的,因此他們也緊隨著歐洲國家下單。
然後是波斯,印度地區的一些藩屬國。
最終半個月過去,各國的採購訂單也基本敲定下來後,楚國方面已經接到了總計兩百多萬支的二手或全新的十八型步槍,十九型步槍的訂單……
而這,都還是楚國方面為了控制地區平衡,嚴格控制了各國採購數量的緣故……如果不加以控制,直接敞開了賣的話,少說也能賣出去五百萬支甚至更多。
如此龐大的訂單,讓軍方那邊笑開了眼,也讓國防工業笑呵呵!
而那些土著藩屬國也挺開心的……雖然花了不少錢,但是總能用上更好的線膛武器了,以後不管是對外作戰還是用來鎮壓那些叛軍,都更有底氣了。
唯一不開心的,大概就是那些亂七八糟的非政府武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