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歐洲的一批藩屬國外交官們,從他們乘坐的客輪進入黃浦江開始,就是受到了連續不斷的震撼。

最開始讓他們震撼的是大量的蒸汽輪船,一艘接著一艘的萬噸巨輪停泊在岸邊的碼頭彷佛遍地都是。

沿途江邊的地方還能看見眾多的高大的廠房……這些廠房很多都是造船廠,鋼鐵廠,大型機械製造業工廠這些重工企業的,其工廠規模普遍都比較大也比較高。

不過這些廠房的視覺震撼力多少還是差了點。

等他們的客輪進入松江城中心城區的黃浦江段時,他們才真正迎來了有生以來的最強視覺衝擊力:岸邊的高樓林立,那些大幾十米甚至一百多米高的大樓比比皆是。

他們所看到的乃是松江城,甚至是整個大楚帝國裡高樓最密集,也是房地產價格最高,各種大企業總部最多的地區:松江府江北區的臨江街區。

這個大楚帝國裡最負盛名的商業中心裡,彙集著大量的各種金融機構,大企業總部,外地大企業在松江的分公司辦事處,高階百貨商場,奢飾品店鋪等等。

基本上,大楚帝國裡數得上名號,想要開闢松江乃至長三角市場的大企業,要麼總部就在這裡,要麼在這裡設立有辦公室。

而這樣的地方,自然是寸土寸金的,在這地方地價高昂無比的情況下,也就自然而然的導致人們向天空索取更多的空間,如此也就出現了摩天大樓!

從王立清夫婦,嗯,準確的說是王夫人旗下的投資管理公司,投資建設了大楚帝國的第一棟摩天大樓,即蘇州河飯店以來,松江城裡就掀起了摩天大樓的建設風潮。

很快人們陸續跟進建設大幾十米的高樓,隨後又打破記錄建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棟百米高的商業大樓,由松江投資基金公司投資建設的‘松江投資大夏’。

緊接著是一百二十米高的王氏大夏,一百二十五米高的帝國飯店大夏,一百四十五米高的蘇州河飯店大夏……嗯,也就是蘇州河飯店的二號樓。

而在外地其實也有一些摩天大夏的出現,如李氏制鐵,就在廣州天河修建了他們的新總部大樓李氏大夏,不算避雷針等非實用建築面積就達到了一百二十三米米……這實際上也是大楚帝國裡實際建築使用高度最高的一棟大樓,而其他的很多大樓其實說是有一百二三十米高,但是上面的一部分高度一般都是裝飾,或者乾脆是避雷針之類的。

同時蘇秦紡織公司在吳淞地區,也算是廣義上的松江城地區建造了他們的新總部,高度達到了一百一十米。

這年頭很多大企業都喜歡修建自己的新總部,而且都修的很高!

不過這些企業或者普通的商業地產投資公司,和松江王氏夫婦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根本不值一提。

大楚帝國裡的摩天大樓,大半在松江,而松江裡的摩天大量,至少半數在臨江北路……臨江北路的摩天大量,半數都隸屬於王氏投資管理公司……也就是屬於王氏夫婦……嗯,準確的說是王夫人。

這王氏投資管理公司旗下的幾十米高以上的摩天大樓,一共有三十幾棟呢……百米高樓都有八棟之多……基本上佔據了臨江北路的一半大樓,很誇張的……當然雖然擁有的商業地產非常多,但是欠債也多……畢竟收購地皮,建設大樓都是需要大量成本的,因此王氏投資管理公司的運營策略,往往是用現有的大樓進行抵押,然後獲得銀行資金後收購地皮以及建設大樓,然後再抵押出去……這麼迴圈下來,就搞到了這麼多的大樓,嗯,也欠下了銀行大量債務。

所以,王氏投資管理公司雖然擁有這麼多的摩天大樓,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實際資產有這麼多……扣除諸多負債,利息成本的話,估計也就只剩下幾千萬淨資產而已。

但是這家投資管理公司的強悍影響力,依舊足以把王氏夫婦推向松江,乃至帝國,成為當代頂級上流社會的一員!

大企業想要進駐松江,躋身代表著企業地位的臨江北路,而且還要拿下大面積的辦公樓,甚至是一棟樓……最好的方法就是前往拜訪王氏夫婦,你要租房子可不就得找收租婆嘛……

至於臨江北路剩下的半數辦公樓,基本上都是大企業自己高價收購地皮後修建的自用總部,而且是銀行,超級企業居多,很少有空閒辦公樓對外出租,有也輪不到你……

市面上,普通企業,比如規模小一些但是又要體面的企業,如金融機構,法律機構,廣告公司,又或者是外地大企業設立在松江的分公司,辦事處等等……最好,甚至可以說唯一的方式就是隻能找王氏夫婦租用辦公樓。

因為王氏夫婦乾的就是這個生意……修辦公樓然後對外出租。

因為大樓基本都是靠借錢購置地皮和修建的,為了控制成本,王師投資管理公司旗下的摩天大樓,基本上都是他們自己修的。

沒辦法,他們擁有的地皮太多,需要施工的建築也太多,而且這些建築大多都是在市中心裡的商業建築,對設計和要求都非常高,早期,比如三十年代的時候你甚至都找不到適合的建築公司來設計和施工,只能自己組建團隊自己搞,並使用了諸多新技術……採用鋼鐵框架修建摩天大樓,就是王氏建築公司首先應用起來的。

這幾十棟大樓修下來,這原本只是為了方便自己修大樓的王氏建築公司,都變成了目前全帝國裡摩天大樓設計以及施工經驗最豐富,同時也是技術最頂級的建築設計以及施工企業,不僅僅為自家設計和修大樓,還對外承接訂單……李氏制鐵的總部大樓就是他們設計承建的。

王氏夫婦在松江城,甚至在整個帝國裡,其實都是名頭比較響亮的地產大亨……而且除了這一點外,他們還有一家差點讓他們虧到吐血的蘇州河飯店也支撐起來了他們的社會地位。

王立清管理投資公司的時候,推動建設的蘇州河飯店二號樓,意圖打造超越松江帝國飯店,成為松江最頂級的飯店……結果當時第一高樓,最奢華飯店的名頭雖然拿到手了,但是差點虧到吐血,別說收回建設成本了,日常運營的收入連運營成本都無法覆蓋。

當初的蘇州河飯店新樓運營虧損,把王立清搞的很絕望,最後無奈之下只能辭職,回過頭去繼續搞他的紡織業去了,把投資管理公司重新交給職業經理人團隊經營……

後來在經理人團隊的運營下,嘗試了諸多不同的運營方式,這才扭虧為盈……並且隨著業務增長,賺的也不少算,只是如果算上大夏建設成本以及銀行貸款的利息成本的話,其實也沒賺多少……

不過雖然經歷了這種困境,卻不影響蘇州河飯店的名頭,靠著當年世界第一高樓的名頭,真正意義上的響徹全國……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松江城裡有一家當代最頂級,最奢華的蘇州河飯店。

無數外地上流社會人士前來松江的時候,相當多都會選擇在這裡下榻。

同時這些也常年承接各種高檔的宴會,商業會談等等,徹底奠定了蘇州河飯店在松江城裡甚至是在全帝國飯店行業裡頭把交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