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書香門第陳家(第3/4頁)
章節報錯
而那兩個侍女聽罷宋二牛的這一番話後,也沒有表現出什麼的異樣。
當即心中也有了數!
這兩個兒子帶回來的所謂侍女,雖然不是什麼普通侍女,但應該也是不會給名分的……大概就是前明時期的那種通房丫鬟,姨娘之類的身份了。
當代的大楚帝國裡沒什麼通房丫鬟,姨娘之類的稱呼,法律更是明確規定一夫一妻制,不准許納妾,法律也不承認。
但是這並不妨礙權貴乃至普通有錢男人身邊有眾多的女人,只不過用其他名義而已,比如說貼身侍女,姨太太,養女等亂七八糟的稱呼其實都有。
不過這種和前明時期的那種妾不一樣,怎麼說呢,大楚帝國時代的正妻之外的女人,其實更像是後世的包養,二三四奶之流的。
所以說,時代雖然會變化,但是很多東西並不會變。
宋二牛這麼大一個老闆,養幾個貼身侍女解決生理乃至心理需求也很正常。
就連宋母也覺得這種事很正常……畢竟宋母是出生在前明時期的人,並且長期生活在農村地區,依舊保留著數十年前的諸多觀念。
比如說大戶人家納妾之類的。
宋母摸清楚了狀況後,則是專心給自家兒子介紹起來了縣上陳家的一些情況。
對於縣上陳家的情況,宋二牛也是有所瞭解的,畢竟陳家可是他們縣裡的老牌書香門第了,前明時期就已經是縣裡數一數二的大家族。
到國朝時期,陳家沒有和其他士紳家族一樣頑抗或者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是積極迎王師,並且第一時間就派遣家中嫡系子弟入仕從龍,又遵照國朝規矩,主動出售大量土地。
最終成為了從龍士紳的典型家族而保留,乃至進一步發展。
這些都是宋二牛對陳家的基本印象,但是陳家近況如何卻是不知道的。
而宋母則是給他說了陳家目前的情況,經過宋母的訴說後,宋二牛才是基本明白了陳家那邊為什麼會有意和自己一個放牛娃出身,還沒啥學歷文化,只是有點臭錢的農家子弟結親了。
這陳家在經歷了國朝初期的風光後就持續衰落了。
尤其是最早從龍,並在國朝裡一度官職正四品知府的陳家大老爺死在了任上後,陳家內部還爆發了爭奪家產的醜聞,據傳還鬧到了法庭上,打了好多年官司後。
外人就發現昔日的大家族陳家,已經變成了三個陳家……
這三個分裂的陳家,也沒有人能夠在仕途上走的順暢,陳家長房老爺,混了二十幾年官場,如今也只是個正七品的科長……就這,也是耗盡了死去多年陳家大老爺的昔日人脈人情。
宋母又聽聞,陳家長房投資的一家小型紡織廠最近兩年情況似乎不太好,已經面臨關門歇業的危險境地……
這縣上陳家,已經大不如前……空有書香門第的盛大名望但實際上已經徒有其表了,甚至都找錢找到宋大哥身上來了。
宋家人為什麼會和陳家長房扯上關係?
就是因為陳家那邊的紡織廠面臨破產,準備找賣家出售,好歹收回點本錢!
而宋家這邊作為縣裡新崛起的有錢人家,雖然外人不知道宋家,也就是宋二牛具體有多少錢,但是都猜測肯定差不到哪裡去。
恰逢宋大哥之前在宋二牛的資助下,或者說投資下,也在縣裡開個了間小型的成衣廠。
聽聞陳家要出售紡織廠的時候宋大哥就想要拿下來。
因為這家紡織廠雖然規模很小。裝置都已經老舊不值錢,還欠一股債,實際上雖然不至於資不抵債,但是也值不了幾個錢了……重要的是沒有訂單,進而導致生產線不生產,但是工廠的運營費用卻是不能停的,所以持續虧損。
不過這家小型紡織廠彙集紡紗,織布以及印染一條龍,宋大哥想要收購下來裁減一番後,保留部分產能繼續生產布匹,這些布匹也不用對外銷售,他的成衣工廠就能夠直接消化掉。
收購工廠期間,宋大哥聽聞陳家長房有年方十七的嫡女待嫁,又想到自家弟弟雖然是個大富翁,但還是個老光棍,當即就起了心思開始牽線搭橋。
陳家那邊一開始自然不樂意的,他們陳家自詡是百年書香門第,世代為官。
雖然說如今的陳家老爺仕途不咋地,但那也是個官……年輕一代雖然大學都沒有考上,但是好歹有個中專學歷,考地方院試還是勉強可以的。
我們陳家這樣的人家,豈是一個農村人家可以高攀的?
大白天的做啥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