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摩天大樓和老家(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果沒有升降梯的話,這麼高的房子上下都很麻煩,然而有了升降梯之後,設計師就可以把房屋建的更高一些。
當然,受限於成本等因素,目前的住宅或普通商業樓房普遍還是侷限在三四層樓比較多……倒是一些宮殿,宗教之類的建築會比計較高,能有大幾十米高甚至上百米,但是並不能作為普遍性。
總體來講,當代大楚帝國的城市建築群裡,三、四層樓最為普遍,比如松江城裡大量城內的廉價住宅公寓,基本都是四層樓,很多商業類建築,不管是辦公樓或商場,也普遍在三四層樓或兩層但是單層的層高更高一些。
但是高樓也有,二十年代開始就開始出現五層樓、乃至六層樓的建築了,進入三十年代後建造的就更多了,同時在松江城城區這種土地價格昂貴,也沒多餘剩餘可開發土地的地方里,開始出現更高的樓房,比如七八層樓乃至蘇州河飯店這種十層樓高的大樓。
不過這些建築依舊只侷限於商業類建築,比如辦公樓,飯店這些……建設成本高,日常維護成本也高,光是一個蒸汽生降低的日常使用維護費用就不低。
蘇州河飯店的新主樓,就是採用的十層樓設計,主體建築高度達到了四十米,建成的時候乃是松江城,也是整個大楚帝國裡最高的普通類建築(不包括宮殿和宗教類建築),可謂是轟動一時。
只不過這個名頭沒多久就被隔壁的黃浦江飯店給奪走了……隔壁飯店的大樓其實也是十層樓高,但是他們多了個心眼,直接給搞了個高聳的塔尖,硬生生拔高了七八米,搶走了第一個高樓的名頭。
不過第一高樓這個名頭黃浦江飯店也保不住多久,因為李氏制鐵投資建設的李氏大樓已經正在施工當中,這座採用鋼結構框架,並且採用大量混凝土的新建築,設計高度達到驚人的八十八米,而且可沒有什麼塔尖之類的虛高,其八十八米是實打實的樓體高度……
這棟大樓從設計之初就引起廣泛討論……主要是外界對當代的建築界能否建起來這麼高的一棟商業性建築有所懷疑,然後後續使用也引起很多討論,比如這麼高的樓房一旦著火了怎麼辦?人家消防巡警可沒辦法給你撲滅這麼高的著火點。
然後這麼高的大樓,這供水問題如何解決,升降梯問題如何解決等等。
這些問題都引起了廣泛的爭論,不過依舊沒能影響到這棟的施工建設……倒是官方部門擔憂這種高樓的消防等安全問題,之前出臺了相關的限制,出於安全考慮原則上不得建設一百米高的住宅、辦公、商業大樓……
要知道當代的大楚帝國,可是連電梯都沒有,只有個蒸汽液壓電梯而已……而且消防水平也不咋地,超前搞這種大幾十米的大樓就已經很難保障安全了,更別提有一群建築師們野心勃勃想要搞的百米大樓了。
真搞出來萬一出現什麼火災或者地震之類的,那得死一片……
而暫時來說,蘇州河飯店裡的四十米高的大樓,已經是松江城裡第二高的大樓,甚至可以說是第一棟摩天大樓了,乃至松江城裡名副其實的地標建築之一。
住在這裡的宋二牛,啥都不用說,就能給人一種我不差錢的資訊……
所以其商業合作展開的非常快,秘書室的三個秘書們分頭行動,連線拜訪了松江城內的幾個潛在的合作廠家,其中一家帆布生產廠的老闆是被宋二牛的排場給直接鎮住了,痛快的簽署了雙方的合作協議……
其實不用排場也能籤的,畢竟宋二牛是帶著錢來簽署帆布採購訂單的……這上門送錢人家哪有不收錢的道理。
但是宋二牛的排場也是讓合作談判更加輕鬆,並且獲得了對方在價格上的讓步……對方覺得宋二牛實力很強,未來採購訂單會很多,不是一錘子買賣,所以寧願才接受了適當降價。
一家原材料供應商自然是不保險的,宋二牛又繼續找了其他兩家紡織工廠,採購相應的原材料訂單,既有帆布,也有普通棉布甚至絲綢。
基本上把所有原材料的供應都給安排上了,而且每一種原材料基本都敲定了兩家供應商,重要的原材料甚至找了三家不同的供應商進行合作,避免單一供應商出現問題。
然後又找到了太平洋航運公司那邊簽署長期運輸合作協議。
如此算是把原材料供應問題給初步解決了,接下來又快刀斬亂麻,先是設立了一家辦事處,開始招募若干普通辦事人員,開始在松江城以及周邊地區進行考察,開始佈局國內成衣市場。
一方面是考察本土的成衣市場,尤其是帆布工裝市場的情況,另外一方面也是在尋找適合的地方建設分廠。
不過這些事情就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敲定的了,光是一個分廠建設就比較麻煩,是直接收購一家成衣廠進行改造適合,還是說從頭開始建設,具體建在哪裡比較好,這些都是需要進行細緻考察的事,一時半會的急不來。
宋二牛自然不可能一直待在這裡盯著,讓三個秘書室的專業秘書留在這裡處理辦事處相關事宜,他則是帶著其他隨從人員再一次啟程坐上了火車,準備前往位於安廬的老家。
這一路乘坐頭等車廂的客運專列,倒也快速,不用兩天就抵達了老家,一個位於安廬省潁州府治下的小縣城。
當他走下火車,踏上老家的土地後,宋二牛的心情不由得激動了起來……他在十六歲的時候就前往松江打工,早些年在松江打工的時候,雖然沒啥錢,但是偶爾還是能回家一趟。
但是自從承順三十年前往美洲後,他已經足足八年沒有回來過了……以至於讓他對老家的記憶都開始模糊了。
至少眼前的這個火車站當年是沒有的……因為最近一次,大概是九年前回家的時候,這老家還沒通火車呢。
早年離家外出務工的時候,他要回家的話都先坐火車到潁州府城,然後乘坐長途馬車走上幾十公里才能到縣城;到了縣城再到鄉村老家,這中間還有七八公里路,這基本就得徒步了……或者運氣好了能坐上一些往來商旅或鄉親們的馬車,如此才能夠回到老家。
整個行程需要持續好多天……光是從府城到老家這一段路,運氣好了能坐上馬車都得兩天,運氣不好得三四天呢。
而現在……能夠直接乘坐火車直接抵達縣城,方便快捷了許多。
回頭從縣城到老家,雖然還有七八公里路,但是一路馬車過去也礙事。
唯一讓宋二牛有些不滿的是,等他們下了火車,管家前往租車行想要租用馬車的時候,卻是發現這可供出租的馬車都不咋地,租車行裡最好的所謂豪華馬車,在管家看來也不夠上檔次……並且一看那樣式就知道是專門做婚禮生意的婚禮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