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牛在茶室裡轉了一圈,收穫了不少名刺,這些名刺的主人在北美都是屬於有頭有臉的人,要不然也坐不起頭等艙!

不過大多都是商界人士,裡頭並沒有政界的人士,這並不是說頭等艙裡沒有政界人士,而是人家政界的人是一個圈子,商界的是一個圈子,人家剛上船的時候自然不會跑到一群商界人士裡湊熱鬧。

聽說今天的航班裡有一個真正的頂級權貴攜帶家眷回本土,頭等艙裡的那些政界的人基本上自詡有資格的,一個個都跑去問候湊熱鬧去了。

而宋二牛他們這一群純粹的商人,說好聽了是北美里的上流社會,但是在真正的權貴面前依舊不夠看,別說有沒有資格往上湊了,宋二牛甚至之前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個頂級權貴坐船,還是在茶話會里聽別人一提起的。

而宋二牛他們口中的頂級權貴,大楚帝國北美參政,安定侯爵於晨林此時也把一群前來拜訪自己的客人們送走,然後坐在軟沙發上嘆了口氣:“五年北美生涯總算是熬到頭了!”

安定侯於晨林,乃是大楚帝國第一代安定侯,大楚帝國陸軍上將於修傑之子。

而說起於修傑,那可是大楚帝國裡家喻戶曉的開國上將之一,統一戰爭時期長期擔任後勤部部長職務,統籌負責了帝國統一戰爭時期眾多大型戰役的後勤事務。

這也是一票開國高階將領裡,少有幾個從來沒有上過戰場,但是卻獲得上將軍銜,並且在陸軍內部也擁有極高聲望的開國將領。

於修傑上將,雖然沒有上過什麼戰場,更沒有帶過兵打仗,但是人家後勤工作幹得好啊,前頭大軍行軍打仗所需要的糧草彈藥他都能一一安排好。

光靠這一點就足夠了。

畢竟打仗嘛,本身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由此可見後勤工作的重要性。

此外作為早期的大楚帝國後勤部部長,可以說是他一手建立起來了大楚帝國的軍事後勤體系,說是大楚帝國裡的軍事後勤之父也不為過。

這些功績,讓他成為了大楚帝國裡的開國上將之一,並獲封安定侯,原爵承襲三代,三代後減等承襲之男爵世襲。

當然,實際上所有開國時期立下巨大功勳,獲封侯爵以上的貴族,都獲得了原爵承襲三代,三代後減等到男爵就世襲的優待。

畢竟人家在老早的土匪階段就跟著你羅志學,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乾造反,並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羅志學給他們一個世襲爵位的特殊優待也是很正常。

而羅志學對待開國時期的功臣們,還算是比較好的,雖然後續陸續回收兵權等權利,但是該有榮華富貴都不會少。

後續只要你別犯傻,百年榮華富貴是不會少的,當然你自己找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些年,因為犯傻搞出來天怒人怨的事然後被處理的貴族也不是沒有,甚至為此削爵的貴族也有一些,但是整體上來說,大楚帝國的開國貴族們地位都比較穩固。

於修傑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東擄戰爭結束之後,就主動辭去了後勤部部長一職,不過繼續以陸軍上將的軍銜擔任軍務院的軍務大臣,開始退居二線。

承順十六年,於修傑辭去軍務大臣職務,並正式退役,轉為預備役。

雖然當時於修傑還是壯年,年紀不過四十幾,但是依舊選擇了主動退役。

這也是很多開國時期的高階將領們的共同選擇……畢竟那個時候可以說已經天下太平了,而持續的對外擴張也有新生代的將領頂上。

他們這一批開國高階將領一方面是容易受到陛下的忌憚,另外一方面也是會擋著後來者的路……

軍方的高層職務就那麼點,他們這一批開國將領長期霸佔著,那麼後來者就升不上去……

為了獲得善終,保持體面,很多人選擇急流勇退,哪怕是正值壯年呢,也會選擇乞骸骨。

這一直霸著位置不動彈,哪怕陛下不動他們,那些有野心的屬下們也得搞他……或者說陛下會默許那些有野心的下屬搞他……

所以這和能力也和年紀沒啥關係,而是時間到了就該退居二線,要不然的話很容易成為矛盾的焦點……

能夠在統一戰爭裡一路混上來的將領們,自然沒幾個傻蛋,對這些事情門清的很,所以時間一到很自覺的就退役了。

其中部分會轉到政界繼續從政,開國早期相當多一批高階文官,其實都是軍方將領退役後轉任的。

還有部分會跑到宗務府裡掛個閒職,繼續保持官員的名頭,宗務府裡的高階職務只有宗室以及貴族才能夠擔任,普通文官是不能擔任的。

還有些則是徹底退出官場,開始享受生活或者是做生意之類的。

於修傑就是在那個時候選擇了退役,跑到了宗務府裡掛了個閒職開始養老,只不過命也就一般,享福了十幾年後到承順三十年就病亡了。

安定侯的爵位就由其長子於晨林繼承。

安定侯這個爵位,能夠原爵承襲三代,於晨林這是第二代。

不過於晨林雖然繼承了爵位,但是他並不是閒散貴族,也不是從軍……相反,於晨林繼承爵位之前就已經透過入仕,繼承爵位之前就已經是某地的正四品知府了。

繼承爵位後沒幾年,也就是承順三十三年,他就調任北美巡撫擔任參政一職,從三品!

那一年,他才三十二歲!

年紀輕輕就能當知府,固然有著他自身能力不差的緣故,但是他毫無疑問他的家庭背景給了他極大的幫助。

因為他是安定侯世子,而針對貴族以及貴族繼承人,大楚帝國是有入仕優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