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一旦決定換裝,那就是數百萬支起步的龐大采購訂單,多一楚元那都是好幾百萬的價格差距呢,所以哪怕是幾楚元的差距,在陸軍看來那也是巨大的價格差距。

此外維護保養,耐操的的要求,是因為陸軍全球駐軍,各種地形氣候都有,所以對槍械的適應性要求也高。

總之……按照陸軍現在的意見就是:之前用著的以及現在已經搞出來了的幾款……陸軍其實都不想要……

也就只有河北武器公司那款還沒有完成的新槍,在紙面資料上勉強還湊合……

但是天知道河北武器公司什麼時候才能把紙面設計全部落實下來……如果無法落實,只是一個紙面設計的話,自然也是不行的,陸軍雖然給錢少屁事多,但是人家也不傻。

你不把紙面設計都給落實了,陸軍可不會輕易給你訂單。

大楚帝國裡的各軍種軍需採購裡,各家特色都挺明顯的:

海軍對裝備效能要求高……只要效能滿足了,價錢不是問題;就算是買便宜貨,人家海軍也是知道一分錢一分貨,給錢少了也不會對東西有太苛刻的要求。

近衛軍的話……不求最好但求最貴,如果東西便宜了,甭管你好不好,看都不看一眼……賣這麼便宜,成本肯定極低……如此低成本下,本官不信你還能保障質量!

他們的採購理念是:貴的可能會坑,但是便宜的一定會坑……

屬於很另類的一分錢一分貨的擁護者!

武裝稅警因為作戰需求和陸海軍不一樣,所以更傾向於正統軍方看起來稀奇古怪的東西,比如早期的槓桿式啟明連發步槍。但是你只要拿出來滿足他們作戰需求的東西,給錢也很痛快的。

各地巡警採購則是嚴重傾向於本地國防廠家……外地廠家哪怕東西再好也不要,除非你過來設個分廠,招募當地工人,提供就業崗位……不然連招標資格都不給你!

而陸軍採購嘛,他們的特色就是:給錢少屁事多,出了名的難伺候!

新式制式步槍之間的競爭,也是陸續反饋到了羅志學這邊來,不過羅志學的態度和以前一樣:不管!

反正不管用哪一種,其實都差不多……都能吊打那些土著!

在這個前提下,其實用什麼槍羅志學都不太關心,只要下面的人平衡好各方利益關係,獲得了一個大家都滿意的相互妥協結果,那麼羅志學都認同。

不過這事已經拖了太久了,不管選哪一種步槍,都得敲定下來了……國內的多個主要步槍工廠,都在等著新式步槍的訂單,工人們也等著開工吃飯呢。

無煙火藥出來後,軍方就已經停止了下新的二十四型以及二十六型步槍的訂單……這幾年這些步槍生產工廠主要是生產老訂單為主,但是老訂單本來去年就該生產完了,然後轉產新式步槍了。

但是新式步槍難產,那些步槍工廠也只能拖拖拉拉,擠牙膏一樣用低速生產老訂單……要不然的話,把老訂單一下子都生產完了,那麼也只能大家一起放假好幾個月甚至一兩年了。

這種低速生產,工廠難受,工人也難受……已經有聲音反饋到了羅志學這邊來了:上頭鬥法歸鬥法,但是新槍都做出來了,麻溜點選一款……不然繼續這麼拖拉下去,那幾家步槍工廠都要被拖破產了,工人都得失業了。

因此在金山城這邊度過了承順四十八年的春節後,即將踏上回國路程的時候,針對這事羅志學也吩咐了下去,等回國後他要看一看各新式步槍的實彈試驗,然後上軍務會討論,敲定新型步槍的型號。

這個訊息透過電報,傳回國內後,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湖廣武器公司那邊自然是欣喜的……他們的設計新槍早就完成了主要設計,確定了沒啥問題,就等著競標了。

但是河北武器公司那邊就不一樣了,他們因為時間緊迫,可是一邊設計改進一邊進行測試的,如今陛下在回國後要親自看實彈測試,這對於他們而言,意味著只有最後的幾個月時間進行改進他們的設計,解決前期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了。

同時其他的一些國防廠家以及團隊,對羅志學回國後要看實彈測試的事也比較上心……然後開始推動自己的專案也能頂上去。

比如陝甘武器公司,他們就想要讓自己的新式水冷重機槍也在陛下面前出現,來一個持續掃射……

湖廣武器公司下屬的機槍研究團隊,也想要把自己的新式風冷重機槍拿出來表演一番。

實際上,這兩家公司的所謂新機槍,也只是針對新的子彈進行了適配性改進而已,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創新!

兩廣武器公司,搞出來了一個所謂的新式的九毫米彈匣供彈自動手槍,也想要到御前表演一番,這個自動手槍倒是比較新奇……不過實際上也問題多多,實際使用的時候並沒有比左輪手槍有什麼優勢,反而劣勢不少!

他們也就指望著能夠讓陛下看上,到時候不用多,陛下來一句挺不錯的……那麼就能夠給他們的新專案帶來生存的機會。

不少國防行業裡的廠商以及設計團隊,都想要趁著新式制式步槍的競爭之際,混進去御前表演一番,然後爭取訂單,研發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