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海軍的牌面(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是在帝國近海海域裡作戰,近衛軍艦隊的這些滿載七千噸的呂宋級近海戰列艦,能把海軍裡的八千噸南非級戰列艦打出屎來……
沒辦法,人家近海戰列艦雖然龜速,但是攻高防高,你南非級戰列艦看似副炮火力很兇猛,洗甲板非常爽,但是這種副炮對於近海戰列艦這種鐵烏龜而言沒啥太大用處,毀傷能力有限,同時南非級戰列艦自身防護能力又太差……
所以兩者在近海打起來,南非級戰列艦還不一定能夠打得過呂宋級……至於遠海,人家呂宋級近海戰列艦根本不出遠海……
而對這些近海戰列艦的封閉式炮塔,海軍也是眼熱的很……這些年一直琢磨著如何搞封閉式炮塔戰艦,最終搞來搞去,弄出來了這麼個高幹舷炮塔戰列艦出來!
從噸位和火力以及防護角度而言,看似價效比比較低……同樣的噸位給近海戰列艦,人家能弄出來真正的鐵烏龜,而且還能搭載更多的主炮,比如弄六門三百口徑艦炮上去。
防護能力更是頂呱呱的。
但是海軍的遠洋戰艦就不行了,要考慮火力和航速以及防護的平衡……不能玩命堆裝甲或火力。
而這一系列的平衡成果下來,最終出來的就是天津級戰列艦了,目前只建造了兩艘,分別是天津號以及應天號。
也只有兩艘的建造計劃,後續沒有建造計劃!
這破玩意太貴了,海軍在這艘戰艦上大量使用了新技術……甚至為專門建造了一座槍炮工廠。
各種額外成本嘩啦嘩啦的往上漲,這也使得這種戰艦的建造成本,大幅度超過了尋常戰艦的建造成本……有點類似後世美國建造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各種新玩意都一股腦往上堆,然後搞出來一看,好傢伙,一艘四五十億美金,同樣超級坑爹的福特級首艦也才花了一百三十多億美元'而已'。
大楚帝國天津級戰列艦的研發以及建造過程,也和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很類似……因為大量使用超前技術,導致專案延期,經費嚴重超支。
原定擬定的兩艘一共五百萬經費,最後到七百多萬楚元才搞定,就這,還是海軍玩命壓價,又把一部分研發成本,透過各種方式的方式,平攤到其他戰艦專案上……要不然,這個數字還得再多幾百萬,整個專案搞下來,上千萬楚元都是有可能的。
當然其中相當多一部分經費其實都是科研經費以及新工廠新裝置的採購或建設經費,嚴格來講也不能算在戰艦的建造經費裡頭。
但是戰艦也是商業產品啊,人家廠家也得把研究經費平攤進去啊……你只採購區區兩艘和採購二十艘,攤薄進去的裝置折舊費,研發經費那可是大不一樣!
所以不算研發經費,只算單純的建造經費那就是耍流氓……尤其是對軍事裝備而言。
這也就導致了海軍覺得這東西太貴,不想採購那麼多,甚至短期內都不會再下新的大型戰列艦的訂單,如此一來,又反過來進一步推高了這兩艘天津級戰列艦的成本……總之前期的大量研發經費以及固定投資是要收回來的……
如此情況下,天津級戰列艦就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坑爹天價……真算下來,得單艦四五百萬呢,海軍表示也買不起……
四五百萬,我買啥不好,買這破玩意……這麼貴,就算效能再頂級也不行啊!
如今一艘南非級才多少錢啊,才一百五十萬楚元而已!
購買一艘天津級戰列艦的錢,能買三艘南非級戰列艦,砍砍價,還能讓廠家贈送一艘揚州級巡洋艦。
所以到最後,海軍弄了兩艘充當牌面後,就無奈暫停了繼續建造頂級戰列艦的建造計劃。
名義上是說打算設計建造更好更先進的下一代戰列艦,但實際上就是想要緩那麼幾年,好讓海軍經費喘口氣……
雖然海軍看似不差這幾百萬……但是海軍花錢的地方也多啊……不說別的,光是每年為了維持艦隊規模,正常替換老舊戰艦,這每年都要花費一大堆經費建造新船隻!
如今的帝國海軍,幾乎每年都要服役達幾十艘軍艦,多的年份甚至上百艘各種軍艦呢!
一年服役上百艘,這可不是誇張描述,而是事實
為什麼每年要建造服役這麼多新軍艦?
因為大楚帝國海軍保有了一支規模非常龐大的艦隊啊……艦隊裡的船隻是需要正常替換的。
一般來說服役一艘戰艦服役二十年左右,如果不想要退役,一般需要進行超大工程進行大幅度改裝,以延長船體壽命,同時改進動力和火力系統,以提升效能。
否則的話很難繼續強行使用了,這都和效能沒啥關係,而是船體頂不住了!
這年頭的造艦技術可沒辦法和後世相提並論,造出來的戰艦耐用性也不如……能用二十年那已經是海軍將士精心保養維護了,不可能和後世的戰艦一樣,動不動用三四十年甚至半個世紀的。
但是……這種動大手術的升級改裝,其費用是非常高昂的,最後算下來,可能還不如直接退役換新船划算……這也是大楚帝國海軍所面臨的問題,對老船進行改裝後繼續使用,還不如直接用新船划算。
這除了改裝費用,建造成本這些硬性成本外,還有日常的維護使用成本,最終換成成全壽命成本,平均每年成本。
大楚帝國海軍是根據平均每年成本多寡,以及作戰效能的高低進行評比,最後得出結論,舊不如新,改裝不如新造……
二十年艦齡是一道坎,超過後船體情況如果不咋地,也不改裝或者大修了,直接退役封存,大修都懶得大修,更別說什麼升級改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