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大楚帝國的醫學研究也不是沒有成果,在藥物研究上的效果就不錯,至少比對底層科學技術要求苛刻的醫療裝置好多了。

早些年就先後搞出來了諸多藥物,如算得上是重大里程碑藥物的鎮痛退燒藥物阿司匹林,在先後經過了二十多年的持續研究後,科學家終於找到了人工合成這種藥物的辦法,並開始大規模量產。

金陵藥物公司經過多年的產能爬坡,已經建立了龐大的產能,讓這種藥物平價進入了各大醫療機構並使用。

此外早些年就經過羅志學吩咐並重點研究的抗菌類藥物的研究,在最近幾年也有了重大的進展,皇家理工學院的醫學系的研究人員,拿著一大堆化學系那邊弄出來的各種亂七八糟的各種化合物進行試驗研究的時候,終於找到了一種能夠有效殺死病菌的化學合成物,因為這東西屬於磺酸的氨化產物,因此又被稱之為磺胺。

不管是阿司匹林又或者是磺胺,他們的研發歷程都非常漫長……阿司匹林從科學家們發現柳樹皮能夠止痛退燒開始進行反覆研究,最後發現水楊酸,然後又尋找各種辦法瞭解其藥理作用,最終找到了乙醯水楊酸,然後又開始了漫長的尋找人工合成的路程,先後花費了二十多年才最終搞出來了這麼個玩意!

而磺胺的話,其實也不能說研究這東西花了二十多年,準確的說是帝國的醫學界在羅志學指示之後,花了足足二十多年才找到了這麼一種可以使用的抗菌藥物。

實際上磺胺被發現抗菌作用再到生產應用到醫療上,前後一共也才花了一年多時間,而這東西在之前實際上是化學系那邊合成的一大堆的亂七八糟的無用化合物之一,其合成發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承順三十一年……但是當年誰也不知道這玩意能用來當藥用啊。

還是需要醫學系的研究人員,拿著無數種化合物進行試驗,最終發現了這玩意有用。

這東西被發現的背後,是研究人員持續了二十多年,日以繼夜的試驗,無數的研究經費的龐大投入!

可不是說,羅志學指著一種紅色染料說這玩意能治病,然後研究人員一試,哇,原來還真能治病……

原時空裡的這種所謂的紅色染料,實際上得1856年人工合成出來苯胺紫,而這東西可不是磺胺,後世科學家根據這玩意進行再研究,然後又在1908年合成了磺胺,又在1932年才發現磺胺具有抗菌效果!

整個過程固然充滿了偶然,但實際上卻是科學家們持續數十年的各種研究實驗,最終才弄出來了各種亂七八糟的化學合成物,然後才有所謂的‘偶然發現磺胺具備抗菌效果’。

沒有前面的苯胺紫,就不可能有磺胺,沒有磺胺,就不可能有所謂的偶然發現的抗菌效果。

這背後,代表的是人類歷史上長達近百年的科學研究成果,可不是一句偶然就能評價的。

阿司匹林以及磺胺,這兩種典型藥物的研發,其過程羅志學固然起到了指導的作用……但是羅志學最大的作用其實也不是指導,而是持續提供了穩定的研究環境以及從來沒有短缺過的經費。

至於所謂的指導,頂多就是給了一些基本的化學以及醫學常識而已,而後哪怕是羅志學直接說這玩意是磺胺,其實也沒什麼意義。

因為磺胺這兩個字,本來就是後世科學家才使用的詞彙,在磺胺出現後才具備人們認知的意義。

在磺胺出現之前,這兩個詞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

你羅志學對著一群科學家說什麼磺胺是抗菌藥物,人家就要問你磺胺是啥……不,早期的時候還得問一問你這個胺是什麼?是不是放久的臭肉……

嗯,在近代化學體系把這個字用在化學領域之前,這個字的意思就是代表:放了很久後變質的臭肉。

伱用磺胺兩個字對著一群科學家們說這東西具有抗菌作用!

科學家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磺胺,是不是用硫酸泡一泡放了好幾個月的臭肉之後產生的化合物?距離真相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後世人所用的很多化學領域裡的漢字,要麼是十九世紀現代化學引入後新造的字,如氨,銨;要麼借用特性上具有一定相似意思的漢字來形容,如胺。

所以……如果你有幸穿越到古代了,別和古人說後世的一些字,尤其是物理化學領域裡的字……因為大機率古代沒有這個字,或者有這個字,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樣。

儘管大楚帝國在醫療理論,裝置以及藥物上,距離後世還有十萬八千里那麼遠,但還是會竭盡所能為羅志學以及皇室成員提供最好的醫療。

雖然這也沒多大卵用就是了……

這從皇室成員裡依舊發生了不少夭折情況就可以看的出來,過去四十幾年裡,其實羅志學廣納後宮,除了早幾年因為爭霸天下比較忙,孩子也比較少外,在帝國穩定後羅志學寵幸後宮妃子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

這也導致了懷孕的妃子數量其實很多……不過懷孕了就不一定能順利生下來,因為各種原因流產乃至難產的情況還是有一些,此外生下來後也一定能順利成長到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