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帝國裡部分專業財政人士的推算,再過幾年,等抽菸的人再多一些,那麼光是一個菸草收入就能夠維持帝國龐大的軍費開支了。

以後帝國的將軍們看見了吞嚥吐霧的菸民,都得肅然起敬……這都是愛國擁軍的帝國臣民楷模啊!

相對於早期的食鹽,如今的菸草專營,純粹是為了獲得高額財政收入用於基礎建設領域。

其他領域裡的專營則是多以民生為主。

如鐵路行業……大楚帝國裡的鐵路建設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大的成效,而且諸多偏僻落後的地方也能夠有鐵路,靠的就是鐵路專營。

鐵路賺錢嗎?在人口密集,工商業發達的地區肯定是賺錢的,而且沒少賺。

但是在人口不多,工商業不發達的地區裡,鐵路卻是虧錢的……

尤其是那些所謂的戰備鐵路,有一條算一條全都是虧錢的。

比如早期的草原鐵路,西北鐵路,中亞鐵路全都是血虧的,也就最近幾年隨著這些地方的人口多起來,工商業發展起來了才情況稍微好一些。

而帝國是不可能拿出這麼多的財政資金用來建設偏僻落後地區的鐵路的,必須採用其他手段。

什麼手段?

用盈利的鐵路線所獲得的利潤,來建設偏僻地區的鐵路並維持運營,以拉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所以才會有大楚帝國鐵路總公司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的出現……這可是一個管理運營二十多萬公里鐵路,並在建以及擬定建設幾十萬公里鐵路的真正龐然大物啊。

要說資產和負債,大楚帝國鐵路總公司都是帝國裡無數企業裡當之無愧的第一名……人家光是負債就幾億楚元,很嚇人的。

當然了,人家的總資產規模也更大,達到了十多億楚元呢。

這是什麼概念?

楚元含金量3.5克,按照原時空十九世紀末各國金本位貨幣進行換算的話,1楚元相當於零點四七八英鎊,大概相當於二點三美元;

十億楚元,大概相當於四億七千八百萬英鎊,那就是二十三億多美元

原時空裡的英國到1900年,財政收入也不過以一億英鎊多點,而美國只有八九千萬英鎊而已。

大楚帝國鐵路總公司光是負債,就抵得上十九世紀末英國或美國好幾年的中央財政收入。

大楚帝國鐵路總公司不管是負責還是總資產,都是很誇張的……而這樣的龐然大物如果光靠大楚帝國的中央財政收入來支撐,那是不可能的……

大楚帝國的中央財政收入其實也不多,一年也才十多個億,不可能拿好幾個億去搞什麼鐵路的。

但是鐵路不能不修啊!

怎麼辦?

帝國高層的辦法就是搞鐵路專營,然後用銀行貸款,發行鐵路債券的方式來湊集資金建設鐵路,再用盈利鐵路的利潤來償還這些貸款,並維持虧損鐵路的運營。

如此,才搞出來了二十多萬公里的鐵路,並且鐵路建設不僅僅侷限在東亞腹地,如今大楚帝國的鐵路網都已經延伸到了東歐地區,並正在修建歐洲鐵路幹線,最終帝國的鐵路將會一路透過柏林,巴黎,最終抵達英吉利海峽。

同時在其他地區也有大量鐵路,甚至就連非洲那地方,帝國都修了好幾條鐵路,用於開發當地的礦產,嗯,主要是黃金以及開闢農場。

同時美洲地區,尤其是北美地區最近幾年的鐵路建設也是迅速提速,尤其是在北美東西大鐵路貫通之後,北美洲的中部以及東部地區發展迅速,人口暴漲,對運輸的需求也非常大,如今北美洲地區已經成為了僅次於東亞腹地的第二大鐵路重點建設區域。

僅僅是目前的建成以及規劃鐵路線,就達到了十萬公里之多,這說的可是目前……還不包括未來展開的新規劃呢。

同時其他地區的鐵路網建設也不少,比如印度,歐洲,中亞,西亞,北非地區等地區都有大量的鐵路線在建設。

比如帝國打算從中亞鐵路網往南延伸一條鐵路線,然後修到科威特州的巴士拉港,再繼續向西延伸到地中海沿岸,然後一路到蘇伊士運河地區。

大楚帝國的鐵路網規劃是非常龐大的!

而這麼龐大的鐵路網規劃,自然是為了帝國的整體經濟,國防戰略服務的。

如此重要的東西,自然也不可能讓給民間資本來掌控。

同樣的還有通訊……不管是之前的驛站體系還是現在的郵局體系,以及最近幾年迅速發展的電報體系,都是屬於官方直接掌控的專營業務,私營不得插足。

同樣的還有一些城市基礎服務行業,比如供水,公共交通,這些地方城市基礎服務行業雖然名義上都是企業運營,但是這些企業都是清一色的地方官員企業,歸屬各省工業廳管轄的。

保障民生行業必須控制在手裡,這是羅志學的底線。

同樣的,未來的供電也不會是例外!

所以在看著電氣化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後,尤其是在工業體系裡已經開始小規模應用後,羅志學也指示了工業部方面,開始著手建設各地工業供電網路了,透過提前佈局,未雨綢繆,為電氣化的進一步推廣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