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 安通宣和加的斯(第2/3頁)
章節報錯
所以這些工廠為了生產,都不得不高價從中亞,中原地方招募工人再拉過來幹活……人家工人是來幹活了,但是人家可不在這裡落戶安家。
人家工人也不傻,來這裡只是賺錢的……不可能把家人也接過來!
家人好好的繁華現代中原不待著,反而讓他們到東歐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來安家落戶,這日子還要不要過了……其他的不說,孩子上學問題都不好辦,醫療也是個大問題,甚至其他的各種生活物資,除糧食便宜外,其他的都死貴。
現在的東歐地區,的確不適合安家落戶,至於自己跑到這裡來打工賺錢那倒無所謂!
所以東歐地區的直轄領地裡,真正的移民並不多,多數都是一些務工人員,孤身來工作,但是不會帶著家人遷移戶口的那種。
所以東歐地區的直轄領地,現在有些尷尬……這也導致了除了一開始設立了一片直轄領地外,剩下的大部分東歐地區採取的是行政領地,乃至藩屬國領地的模式進行管理。
如今的東歐地區,是暫時採取了先直轄一部分地區,在直轄領地的外圍里弄上一片行政領地,外圍也就是靠近中歐的地區,再弄上幾個土著傀儡國的模式。
反正大楚帝國在東歐地區的主要目的,其實也不是說往這裡移民多少人,為民族開闢生存空間之類的,純粹是看上了這片地方適合種植糧食而已……而採用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的話,其實也用不了多少人的。
同時一些經濟農作物也需要不少的人力的,這個時候行政領地乃至藩屬國領地裡的土著勞動力也能充分利用上了。
整體上來說,在歐洲地區以及非洲乃至西亞地區,大楚帝國在搞直轄領地這事上還是比較謹慎的。
楚國人在這些地方的主要訴求,就是為了各種資源而已……而採用行政領地模式就已經能夠充分獲得各種資源了。
很多地方換成直轄領地模式的話,反而不太好搞……
歐洲地區裡直轄領地不多,西歐地區則是更少,同時也讓加的斯這樣的地方顯得更加特殊一些。
加的斯里的五六萬楚國人,已經是大楚帝國在歐洲地區里人口最多的一個轄區了,其他幾個小直轄領地的楚國人,一般也就幾千人到萬人左右。
加的斯這地方之所以有這麼多楚國人,和它是歐洲巡撫駐地,同時也是陸海軍在歐洲的司令部,主要兵營,同時也是歐洲第一大港口分不開關係的。
這地方,作為帝國對歐洲貿易最重要的中轉站,每天都有大量的楚國船隻進出。
大型遠洋貨輪往來加的斯和本土或美洲等地區,運來或運走大量的各種貨物,來自本土地區的各種工業產業,還有來自其他地方的各種地方特色產品。
同時又從這裡運走歐洲地區產出的糧食,羊毛乃至木材等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
除了這些遠洋船隻外,還有大量的跑歐洲當地航線的中小型船隻,這些中小型船隻往來加的斯以及歐洲各港口,運輸各種貨物。
這些中小型船隻運輸的貨物抵達了楚國人在歐洲各地控制的貿易港口後,這些貨物就會在這些楚國行政領地的貿易港口裡進行分發,出售給當地的批發商,渠道商人,再由這些渠道商把貨物運輸到歐洲各地的終端市場上進行銷售。
這一個貿易鏈條,讓加的斯的地位非常的突出,並發展迅速,不用幾年功夫就成為了五六萬人的港口城市,再過幾年恐怕人口還要更多。
不過即便是現在的這種小城市規模,也是讓很多遠離本土的楚國人看了有親切的感覺。
遠在英倫地區裡創業的礦務商人安通宣,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來一趟加的斯……只有偶爾來一次加的斯,感受一番帝國城市的繁華,體驗一番現代生活,這才會讓安通宣不至於和社會脫節,成為一個只會在偏僻地方和土著混的鄉下人!
最近兩年,安通宣在英倫地區的礦產生意做的越來越大,除了最開始拿下的煤礦外,又開發了一個鐵礦,隨後又在英倫中部地區弄了個新煤礦。
靠著帝國對藩屬國領地的政策放開,准許楚國人在藩屬國開辦的企業使用採礦裝置,修建鐵路,使用火車以及輪船等現代裝置,安通宣的生意就一天比一天好了。
身價也是一天比一天豐厚,也在加的斯這邊購置了一棟不錯的獨棟別墅,用以安置剛到歐洲來的家人。
雖然他的產業都在英倫地區,但是他可沒有把家人接到英倫地區生活的想法……那片破地方除了土著和礦產,啥也沒有……對於妻兒而言,條件實在太艱苦了。
再者他的小兒子還要在加的斯這邊上小學呢。
所以他只能把家人安置在加的斯,而他自己則是一段時間回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