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掃蕩作戰,開疆擴土倒不是目的……就以他們這點人,連開發卡拉城以及周邊地區都難。

陳敬雲他們率軍掃蕩周邊地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獲得勞動力……勞動力不足是陳敬雲他們目前最大的問題。

不管是建設城鎮,還是開發城外的原野土地,都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

而陳敬雲短時間內不可能獲大量的楚國移民,也沒辦法獲得什麼歐洲移民,因此搞基礎建設以及農業開發所需要的勞動力,自然只能打在這些土著身上了。

而有了這一批勞動力的加入,西非王國的內政部門對陳敬雲報告,有望短期內就開闢一片荒地,並種植馬鈴薯(土豆)並在年內收穫一季,依靠馬鈴薯的高產量,有望在年內就初步解決大批土著勞動力的口糧問題。

有了充足的土著勞動力,也有了土著勞動力的口糧後,那麼後續就能夠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農業開發,開始大規模種植水稻,玉米等糧食,不僅僅是作為他們自己的口糧,同時也將會是他們短期內唯一的出口商品。

大楚帝國對糧食的需求,幾乎是無止境的……海外有多少糧食產出,帝國都能收回運回去。

種植糧食,尤其是水稻這種主糧以及玉米這種重要輔助糧食,是不會虧的。

同時他們還會安排勞動力種植棉花這種短時間也可以獲得收益的經濟農作物。

帝國對棉花的需求,同樣也是無止境的……全世界人民的穿衣需求,可就指望著楚國人的棉紡產業呢,對棉花的需求極為旺盛。

最後,他們還會種植可可這種前景非常好的經濟農作物。

目前帝國正在西非地區,大規模推廣種植可可……國內因為飲用可可飲料以及食用巧克力的人群日漸增加,同時歐洲地區對可可的需求也是海量的,同時大楚帝國的商人們還把可可飲料以及巧克力這種食物推向了印度,西亞等各地區。

因此全球範圍內,可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可可的供應卻是暫時有限,價格高昂。

要不然西非這邊也不會推廣種植可可了,就是因為可可的供應量有限。

黃金州總督府那邊的人,給陳敬雲這邊提點了幾句:海外領地的重要使命就是為了本土供應各種經濟農作物或其他工業原材料。

伱要是真弄出來一大片可可種植園來,成為了帝國的重要可可供應地,以此獲得帝國的正式承認有點難,冊封更不用想,但是卻可以獲得帝國高層的良好評價,為將來獲得正式的冊封奠定基礎。

同時卡拉地區以及周邊地區,也是非常適合種植可可的,因此陳敬雲也下了決心一定要弄出一大片可可種植園來,後續他還打算繼續擴張,弄片適合種植咖啡的地方種植咖啡。

如今咖啡的需求量也很大……

好吧,其實大楚帝國目前對幾乎所有型別的經濟農作物的需求量都很大,隨便你種啥帝國的收購商都要……嗯,除了一些違禁作物以及桑葉、茶葉!

茶葉這玩意,受到非常操蛋的茶葉保護法案的限制,是不能在本土以外的地區傳播茶葉種植技術的,更不能在本土以外的地方進行種植,以此保障國內千萬茶農的利益。

同樣的還有絲綢,國內同樣有絲綢保護法案,因此養蠶所必需的桑樹也是不能在國內推廣種植的!

帝國的很多關法律,其實也很扯淡的……但是每一項扯淡的法律背後,都是無數利益群體的博弈,最終產生的妥協結果。

所以茶葉和桑樹這兩玩意,是除了本土地區外的其他地區不能碰的。

不過其他經濟農作物就沒那麼多的限制了。

陳敬雲打算先種糧食和棉花,再慢慢種植可可和咖啡,後續則是再看……畢竟能不能推廣大規模種植還很難說呢。

就當陳敬雲掃蕩了周邊地區,消滅了周邊的威脅,抓來了大批的勞動力,然後放下槍支開始當種植園老闆的時候。

西非的黃金州總督府也掀起了大規模深入黃金海岸腹地,針對當地土著王國的戰爭。

戰爭的目的很簡單,奪取更多的黃金產地!

往大了說,控制更多的黃金產地,是為了帝國的黃金供應安全提供充實的保障。

往小了說……那麼多金礦擺在那裡,隨便喝口湯都能讓參與其中的很多人發家致富了。

不管是公還是私,黃金州總督府掀起的這一場擴張戰爭,都獲得了西非地區裡廣泛的支援。

其中陳敬雲的老朋友趙炳勳上尉,也是臨時充當了內河艦隊的指揮官,率領希爾號巡邏艦以及多艘內河炮艇進入了沃爾特河,以配合陸軍對土著發起打擊,並保障北上的兩千多名大軍的後勤供應。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