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俄羅斯人預料的一樣,他們根本就守不住察裡津,當大楚帝國陸軍第十八師的主力,在海軍西海艦隊的掩護下,沿著伏爾加河一路北上殺到察裡津的時候,儘管察裡津裡的俄羅斯人已經奮力抵抗。

但是在絕對的實力差距下,俄羅斯人的抵抗註定是徒勞,甚至他們都沒有辦法給楚軍造成多少實際上的殺傷。

就和之前的阿斯特拉罕戰役一樣,察裡津戰役真正持續的時間並沒有多久,俄軍只堅持了五天後就徹底戰敗了。

察裡津裡的兩萬多俄軍除了五千多外圍的騎兵順利突圍撤退外,剩下的一萬五千多人都被楚軍圍殲,死傷慘重,那些沒死被俘虜的人也是被一股腦投入了戰俘營。

後續這些戰俘們,將會在用在修築伏爾加河到頓河之間的陸地通道。

攻打察裡津的時候,楚軍已經派遣了千餘人的兵力西進抵達了頓河河畔,並詳細勘測了伏爾加河和頓河之間的這條四五十公里長的陸地通道。

得出結論是這片地方地形平坦,原有的道路也還勉強可以,可以大量通行楚軍裡的主力輜重四輪運輸馬車。

同時也可以在這條陸地通道的基礎上,修建一條短途,大約五十公里長的軍用鐵路,充當臨時所用,以中轉運輸伏爾加河和頓河之間的物資。

同時還提出來在未來可以利用當地原有的河道以及湖泊水庫修建一條運河,以直接連通伏爾加河和頓河的河運,只不過運河的修建施工難度太大,工程量也太大,因此也只是提出來這麼一個構想而已。

真正想要修建運河,那麼還要許多年以後……蘇聯時期為了修建這條運河,都花費了足足四五年時間呢,而這還是建立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蘇聯,擁有強悍的技術以及施工能力,有大量工程機械的前期上。

如今的楚國人如果想要在這裡修建運河,又沒什麼工程機械可以使用,主要的施工都需要依靠人力的話,那麼工程量就太大了,哪怕是不顧戰俘、免費勞工的性命強行修建,然而估計也得折騰個十幾年。

因此伏爾加河頓河運河只是未來的建設構想,至於現在嗎,短期內先使用馬車進行應急的軍事運輸。

等局勢稍微穩定,後方的鐵路工程人員抵達後,那麼楚軍打算先在這裡修建一條短途的軍用鐵路,以連線伏爾加河頓河。

對於大楚帝國而言,修鐵路可比修運河簡單多了。

鐵路建設,其實說簡單也很簡單的……如果是在平原地區修建鐵路的話,工程量並不算大,大概就是整理好平坦的地基,再鋪上碎石,然後放枕木,再把鐵軌鋪設在枕木之上……如此一段鐵路基本也就建成了。

哪怕是遇上河流,山谷,只要不是太誇張的那麼問題也不大,因為大楚帝國的橋樑技術已經比較完善了,通常使用水泥鋼精構築橋墩,上頭鋪設鋼鐵橋體,一般來說幾十米,百來米的橋樑都沒啥大問題……嗯,前提是不要求保持什麼大噸位船隻的通航能力,需要留出幾十米的通航淨高度。

這要是需要保持大噸位船隻的通航能力的話,那麼在河流上建設橋樑的難度一下子就會飆升好幾個數量級,成本也會堆到非常恐怖的程度。

大楚帝國橋樑界折騰了二三十年裡,但是金陵長江大橋依舊還停留在口頭上,就是因為需要保持通航能力……同樣情況的還有黃浦江大橋。

不過根據橋樑界反饋的訊息就是,設計師們提出來了新的黃浦江設計方案,所是想要採用懸索大橋的方式來修建黃浦江大橋,以此來滿足航運界提出來極為苛刻的通航淨高以及航道寬度問題。

但是新問題也來了,這玩意對橋樑設計以及鋼鐵材料技術要求也很高的……用直白的話來說,並不是你隨便弄一些鋼筋去就能吊住如此龐大沉重的橋身的。

結構設計以及鋼索材料等都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橋樑界那邊也有不少人對這個方案本身也有一定的質疑。

只不過航運界對這一方案卻是表示了讚賞……反正他們其他的不管,只要留足通航高度以及航道寬度就行了,至於其他的你們愛咋地就咋地。

一旦黃浦江大橋弄出來的話,也意味著突破了大型鋼索橋的技術,後續金陵長江大橋等其他急迫的大橋也就能夠提上日程了。

從這一角度來看,其實大楚帝國的橋樑技術已經獲得了充足的發展,要不然也不敢折騰黃浦江大橋了。

這換成尋常普通的橋樑而言,對當代的大楚帝國基本沒什麼技術難度,無非就是成本問題。

大楚帝國修瞭如此多的鐵路,這個過程裡修的各種鐵路橋可多了去……可以說大楚帝國的橋樑技術,就是由鐵路建設推動而來的。

縱橫華夏大地的鐵路線,所需要的海量鐵路橋,直接催動了橋樑技術的迅速發展,這反過來又帶動了大楚帝國的鐵路建設技術發展,兩者可以說相輔相成。

如此一來,楚軍想要在伏爾加河和頓河之間修建一條只有幾十公里長的軍用鐵路,難度自然也就不大了。

甚至都不用太過考慮投資之類的情況,因為這是一條純軍用鐵路,至少目前計劃的是這樣的,施工人員將會由工程兵為主,再加上戰俘組成的苦力進行,而鐵路總公司那邊將會抽調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支援,同時準備枕木,鐵軌,火車頭這些裝備。

等到後續,這條軍用標準的臨時鐵路,將會進一步升級改造,然後變成西羅鐵路的一部分。

現在嘛,先以軍用鐵路為標準弄出來應應急。

要不然,一直用馬車運輸,雖然說也不是不行,但是總歸是效率太慢,而且成本也高。

楚軍對物資的消耗太大,在漫長的距離裡,並且是持續長時間的物資運輸,如果一直使用馬車運輸的話,運輸成本會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