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楚國人做生意很講究的(第2/3頁)
章節報錯
雖然上述出口武器,甭管好壞都是要錢的,而且都不算便宜,但是你只要捨得花錢,大楚帝國甚至都可以手把手的幫你,從裝備再到訓練,按照自家僕從軍的標準給你打造最頂級的線列軍隊!
其中包括了楚軍現役武器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槍……
這主要是目前大楚帝國都開始批次生產並裝備二十五年式11毫米盒式連發步槍了,火帽擊發槍這玩意,在楚軍裡都是落後了整整三代的產物了,再火帽擊發槍之後,是前裝線膛步槍,再往後則是後裝線膛單發步槍,現在則是後裝線膛連發步槍。
隨著楚軍的後裝線膛武器逐步換裝,目前火帽擊發槍已經全面推出一二線正規軍部隊,目前只有各僕從軍以及民兵部隊裡使用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槍了。
但是美洲地區裡的民兵部隊已經開始陸續換裝正規軍退役下來的後裝線膛單發步槍,只不過這一部分數量並不多,畢竟早期服役的單發步槍其實不多。
而後續隨著二十五型連發步槍的產能持續攀升,陸續替換正規軍裡的主力部隊後,還會有單發步槍被替換下來,然後裝備民兵和僕從軍……
還有早期裝備的一批前裝線膛步槍,則是打算替換下來後配發給本土的民兵部隊使用,等槍管和庫存彈藥使用完畢後就直接退役……受到後勤統一方面的要求,這一批各型號加起來也不足十萬支的老舊前裝線膛步槍,軍方是不打算把它們派往海外了,就在本土裡讓民兵使用,過幾年就直接全面退役銷燬完事。
數量太少的老裝備硬要維護著使用,維護成本比直接換新的還貴……
在未來,大楚帝國的主力槍械,將會有兩種,一種是主力正規軍使用的連發步槍,另外一種則是民兵以及僕從軍使用的單發步槍。
並且都是使用11毫米銅殼金屬子彈的後裝線膛步槍!
其他的什麼前裝線膛步槍,前裝火帽擊發槍將會全面從軍方里退役,就連僕從軍都不用……
其中的前裝線膛步槍威力太大,如果賣給土著的話容易給楚軍自身造成一定的威脅,因此也沒有出口的打算。
但是前裝火帽擊發槍就不一樣了,這玩意依舊是屬於前裝滑膛槍的序列,雖然採用的是火帽,但是提升的卻是擊發成功了,而不是射程以及精度。
本質上,這東西和燧發槍是一個東西,使用場景和戰術都是一致的。
同時也不用擔心他們使用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槍改裝為線膛步槍,因為這玩意的槍管就拉不了膛線!
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槍乃是從二十一年型步槍裡改進而來的,而二十一年式火帽擊發槍,乾脆就是從十三/四年式燧發槍裡改造而來的……換句話說,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槍的槍管,實際上是十三/四年式的槍管在技術方案上沒太大的差別……
這種槍管對於楚國而言,就是便宜到甚至廉價的程度,當年陸軍採購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槍,一支才兩三楚元而已,和直接採購十四年式燧發槍所需要的成本基本沒啥區別。
這也是為什麼二十年代的大楚帝國,明明有更好的鋼鐵技術,有更好的槍管技術,但愣是沒用在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槍上面的緣故,因為這款步槍陸軍的定位就是過渡槍械,要求儘可能的便宜……槍管用老技術就行了,不準用什麼新技術,主打的就是一個便宜,只是後來的前裝線膛步槍研發和生產拉跨,遲遲沒能解決問題,逼得陸軍持續採購了二十三年式好多年,預定的二十萬支裝備計劃一步一步往上漲,最後總產量都奔著兩百萬支去了。
等到前裝線膛步槍解決技術問題,可以批次生產裝備的時候,軍方發現後裝線膛槍也可以批次裝備了……這兩者的技術難度幾乎沒太大的區別,當技術進步到可以批次生產前裝線膛槍的時候,也可以批次生產後裝線膛槍了,成本都差不多……
於是乎,前裝線膛炮就這麼尷尬的死在了半路上,只有近衛軍曾經大規模裝備過,但是也只裝備了幾年就全面撤裝了。
承順三十二年開始,楚軍全面進入後裝線膛槍時代!
而回到火帽擊發槍,因為這玩意是過渡槍械,效能指標要求很低,槍管質量也差,這也導致了二十一年式、二十三年式這兩款火帽擊發槍的槍管根本沒辦法拉膛線。
基本不具備改裝為線膛步槍的能力。
如此的話,二十一年式、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槍賣出去的話,也不用擔心那些土著們自己手工去拉個膛線出來,改造為前裝線膛槍。
當然,非要這麼幹其實也可以,只是槍管打不了多少發子彈,膛線就會嚴重磨損,甚至有可能直接炸膛。
只不過拉膛線也是個技術活,對材料以及裝置要求很高的,目前沒什麼土著國家能夠做到這一點……大楚帝國都是花了前後多年的技術攻關,才初步解決膛線槍管的問題,而且早期成本還高昂無比,等到承順三十二年後才技術進步降低成本並大規模裝備軍隊呢。
這些土著想要搞出來膛線步槍,得從材料以及機械裝置等從頭到尾都研究一遍,而大楚帝國顯然不可能給他們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