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短時間內他能夠把控這些政策的正面作用,但是把時間拉長到十年,二十年呢?

現在內閣多個部門聯合商討了兩年多,反覆易稿多次的‘糧食生產扶持計劃’就是如此,儘管短時間內看上去很不錯,但是鬼知道過些年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

更何況制定這些政策的人雖然都是帝國裡的精英群體,參與人數也不少,但是也不可能想到方方面面,甚至有人想到了某些負面後果,但是卻不在乎,甚至是故意放任這些負面效果。

因為人都有著自己的利益訴求,而利益和利益之間往往是有矛盾的。

糧食生產扶持計劃,聽這名字似乎很不錯,前景似乎也很美妙……但是說實話,如此龐大的計劃裡不可避免的有著各種各樣的利益交換,部分人的私心等等。

而這些羅志學有些能夠察覺到,但是有些他是真心看不到……畢竟他也不是什麼完美的人,更不是機器人,甚至他都無法掌握所有的資訊。

因此當這份計劃被提交上來後,羅志學只能根據一些自己所知道的資訊去判斷,但是他不知道的呢?

他無法判斷,甚至他都察覺不到其中部分條款可能潛藏著的隱患。

這也是羅志學在處理政務的時候,尤其是處理一些重大政務的時候所面臨的難題,他已經很難和以往一樣,做出正確的判斷,嗯,至少是他認為正確的。

如此情況下,羅志學不得不蒐集更多的資訊,同時採用一些間接的方式去進行驗證資訊。

糧食生產扶持計劃多次被羅志學駁回內閣重新制定,就是這種思維下的產物。

其實羅志學之前多次駁回這一計劃,是沒有什麼明確的反對理由的,他只是單純的透過駁回這一計劃,然後來觀察手底下大臣們的反應……是高興還是不高興?

然後再根據這些高興或不高興的大臣們的個人以及背後所代表群體的利益訴求去分析。

或者說,羅志學現在都不看這事本身對不對,他要看的是誰在反對,誰在支援。

畢竟,大臣會騙人,但是大臣所代表的利益不會騙人。

而經過幾次駁回,羅志學摸清楚了裡頭複雜的利益交換,妥協之後,再去看這份糧食生產扶持計劃,就能夠看到很多之前所看不到,或者是意識不到的地方。

然後針對性的進行扶持或打壓,最終才形成了如今羅志學所看到的糧食生產扶持計劃的新版本。

只是哪怕如此了,其實羅志學依舊很難搞得清楚,這份計劃一旦規模施行後,對長久的未來會產生什麼影響。

只是太過久遠的東西羅志學現在也顧不上了,畢竟糧食生產扶持計劃是勢在必行的,帝國需要更多的糧食,需要出臺相應的糧食生產扶持計劃,已經不能再拖了。

同時短期來看,按照羅志學的判斷,這份計劃在未來三五年內應該是能夠產生比較積極的正面效果,至於五年後……到時候估計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出現。

但是大楚帝國裡也不講究什麼一項計劃出臺後就永遠不變,到時候根據新情況繼續改動就行了。

如此情況下,承順四十年秋八月,帝國皇帝羅志學正式批准了‘糧食生產扶持計劃’,帝國將會從政策,資金扶持等多個方面,扶持帝國本土以及海外直屬領地的糧食生產以及運輸。

爭取讓帝國的糧食產能再上一個新臺階,突破人均四百公斤糧食這一道帝國為之奮鬥了二十幾年的重大關卡!

受到這一政策出臺的影響,股市裡的不少行業裡的企業都出現漲跌情況,哪怕是看似不相關的航運企業都出現了漲幅。

因為糧食生產扶持計劃裡,有一部分子計劃是進一步降低糧食運輸成本,尤其是海運成本的,進而出臺了相關的糧食運輸補貼,然後航運企業的股價就飆漲了!

這一計劃表面是為了降低糧食運輸成本,增加糧食供應量,但是獲得最大好處的其實不是糧食產業,而是航運產業……很有意思吧!

而這也是糧食生產扶持計劃裡,為什麼會有諸多利益糾纏,相互妥協,乃至衝突的緣故。

如此龐大的一個項政策計劃,裡頭蘊含的利益太大了,利益相關方也太多了,羅志學這個皇帝一時半會的都理不清。

只能多方觀察,最後抱著走一步看一步,隨時調整的心態去施行。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