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覺得現在的五十五毫米口徑以及三十五毫米口徑搭配的艦炮模式……還是貴了點。

五十五毫米口徑的艦炮很不錯,打軍艦,打港口都挺好的,但是三十五毫米口徑的艦炮就差些意思了,高不成低不就,而且也不便宜……

所以海軍向國內的五大武器公司發出了招標,要一種成本更低,尤其是使用成本更低的小口徑艦炮,用來取代三十五毫米口徑的艦炮,作為戰艦的最低階火力使用。

要求不高,能夠打擊敵人的木製戰艦的上層建築,有生力量,帆裝之餘,對岸上的有生目標進行殺傷就行了……以前的三十五毫米艦炮乾的其實也是這個活。

海軍覺得三十五毫米口徑的艦炮幹這個太浪費錢……這玩意射速還快,這打出去的都是錢啊。

所以海軍想要用更便宜的火炮執行這種低端任務。

海軍發出小口徑艦炮招標後,五大武器公司都報上了不少的小口徑艦炮設計方案,二十毫米或二十五毫米,三十毫米都有,身管長短的也都有。

但是在一堆的小口徑艦炮設計方案裡,卻是冒出來了一個很特殊的競標方案,這就是陝甘武器公司旗下槍械設計所的研究‘手搖多管速射步槍’方案。

這份競標方案因為其特殊性,引起了海軍軍械部槍炮司的高度重視……為什麼?因為這玩意便宜!

其他的一堆小口徑艦炮方案,甭管什麼樣的設計,什麼方案,它們都是後裝線膛速射火炮,而且小口徑火炮為了保證威力,這身管倍徑往往都比較大,這意味著這種小口徑艦炮看似簡單,但實際上生產工藝並不簡單,良品率也不高,導致整體火炮的成本並不算低。

同時因為是火炮發射的是炮彈,哪怕是小口徑炮彈,但是炮彈結構也和中口徑炮彈是差不多的,炮彈的外殼都是高質量的鋼材,並且需要進行預製破片加工,內部需要加裝碰撞引信等等,這意味著炮彈,哪怕是小口徑炮彈的價格也不便宜。

炮彈這東西,大口徑炮彈自然是非常昂貴的,但是小口徑炮彈也不便宜……二戰時期裡一枚重型魚雷打出去,就相當於打出去一輛重型坦克,但同時期的小口徑防空炮,比如四十毫米的方炮彈進行防空作戰的時候,打出去的密集炮彈也差不多相當於一輛車。

而後世原時空小口徑防空炮,比如密集陣這些東西進行攔截作戰的時候,幾秒鐘就能打掉一輛寶馬,隨便打多幾秒鐘,一套房就沒了。

炮彈這東西,不管是在當代的楚國,還是在二十一世紀裡的現代,都挺貴的……楚軍這裡一發75毫米榴彈,陸軍那邊的採購價是二十多楚元,比步槍貴多了。

兩三百發炮彈的價格,基本也可以買一門火炮了。

這也是海軍那邊為什麼想要用更小口徑的艦炮,來取代三十五毫米口徑艦炮的緣故,沒啥特殊理由,就是想要省點炮彈錢。

但是現在,陝甘武器公司那邊的槍械研究所,卻是說可以用這種手搖多管步槍取代小口徑火炮,作為中近距離上的艦載火力使用,用來打擊敵軍有生目標。

這不得不讓海軍重視啊!

因為這玩意發射的只是子彈,子彈可比炮彈便宜多了……你要知道,子彈的計價單位都是用千發來計算的,不像是炮彈一發一發的算價錢。

而且這種手搖機槍的製造成本,雖然和步槍比起來那就是天價……但是要是和海軍用的小口徑長身管艦炮比起來,那可就便宜多了!

所以,機槍這東西對於當代的陸軍而言,可能是很貴的東西……但是對於海軍而言,這玩意卻是屬於標準的廉價貨色。

所以海軍那邊一看到還有這種東西,就有了興趣,很快就派人去觀看這種手搖多管機槍的實彈測試。

當海軍的觀察人員看到陝甘武器公司的操作人員,操作著這種手搖多管機槍,發射密集子彈把前方數百米的一排多個厚木板靶子打的稀巴爛,而且‘僅僅’是用了區區數百發子彈之後,都忍不住吞口水了……

這麼便宜好用的東西海軍必須要有啊!

要是有了這玩意,海軍就敢把擬定採購的二十毫米到三十毫米口徑的所謂小口徑艦炮全部扔垃圾桶去……甚至現有的三十五毫米口徑的艦炮也可以取代一部分。

比如在幾百米距離上攻擊敵人有生目標的時候,就不用使用老貴老貴的三十五毫米炮彈了,直接用機槍打子彈過去,便宜又實惠,多划算啊!

這讓陝甘武器公司方面的人看到海軍這模樣,都是忍不住自我懷疑:難道我們真的這麼牛逼,弄出來了好東西?

但是這玩意之前給陸軍那邊演示的時候,陸軍可是滿臉的嫌棄啊,甚至連測試還沒打完,來觀看實彈測試的一個陸軍上校就忍不住當場開口:伱們這是想我陸軍破產是吧?

然後直接把這玩意拒絕掉了……

其實陝甘武器公司年初就把這東西給研究出來了,還主動給陸軍推銷過,結果遭到了失敗,陸軍代表表示:都是老熟人了,能不能不要這麼坑我?給我們推銷這玩意,是想要讓我們陸軍破產是吧?

理由很簡單,速射太快,子彈消耗太多,陸軍表示用不起……更沒這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