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努力不如躺贏(第1/3頁)
章節報錯
以前,宋二牛總是聽很多人說,海外到處都是發財的機會,美洲也好,印度也罷,乃至非洲那種破地方都充滿著發財的機會。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對於絕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在海外地區,只要你不怕辛苦和危險,也能和那些土著打交道,甭管是你坑蒙拐騙,那麼都能輕易找到諸多發財的機會。
宋二牛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因為他自己在美洲的崛起就是典型例子……
然而這一次回到本土之後,宋二牛卻是發現,本土的發財機會也不少,甚至在很多方面比海外地區還要多,並且前景也更加廣闊。
在海外地區混,說實話賺小錢容易,但是想要賺大錢就難了,因為海外地區的楚國人口本身就不多,哪怕把美洲,南洋,印度,非洲等地的諸多楚國人口加起來,撐死了也就兩三千萬,其中基本都還集中在南洋各地以及美洲地區。
而印度,非洲這些地方,其實楚國人還是不多。
楚國人不多,消費市場自然也就不大。
那些土著們倒是多,比如印度那邊至少上億土著,但是土著的消費能力太差啊。
大環境如此下,想要在海外真正的賺大錢其實不容易……而一些容易賺大錢的行當和普通人也沒啥關係,比如在海外公認最賺錢的行業是軍火……而軍火行業看似是有一大票軍火商,但實際上大楚帝國的國防工業,包括在海外的銷售環節裡都是官方資本直接掌控。
國內的國防生產企業只有五大武器公司,私人資本可以涉足其中提供一些生產裝置,原材料,零部件,但是絕對無法涉足武器成品行業,連投資參股都不行。
而武器銷售行業也是被這五大武器公司直接包圓,在本土地區的武器銷售行業限制非常嚴格,面向軍警的業務都是直接面向五大武器公司,而針對民間的極少數零售業務,也是由五大武器公司自行開設的零售公司負責。
海外地區的武器銷售則是由五大武器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多家武器貿易公司,每一家合股的武器貿易公司負責一個區域,然後武器貿易公司再設立各分公司,面向轄區內的多個地區專門負責轄區內的官方性質的武器交易,主要是針對那些土著國家,軍閥,部落之類的,海外領地裡的民間武器市場大多也是採取直轄零售店的模式。
只有在非控制區,或者偏遠地區裡才會開放武器零售權,招標私人軍火商承銷某一片區的武器銷售工作。
所以在海外地區裡最賺錢的軍火行業,其實和普通人沒啥關係,因為根本接觸不到,哪怕你能弄到一些非正規渠道的武器,你也拿不到武器銷售執照。
當然,你透過一些非常規渠道拿到武器,然後直接跑到土著控制區裡賣武器自然是沒人查了武器銷售執照……但是卻是很容易被海外軍方以及稅務局給盯上。
軍方是怕你把武器亂賣,影響帝國在某片地區的戰略佈局。
稅務局嘛……自然是想要讓你交稅!
大楚帝國的稅務法律很有意思,既採用屬地原則,又採用屬人原則…即後世國家裡普遍採用的‘屬地屬人原則’…
只要在楚國控制區裡,比如說那些殖民地裡,甭管你是楚國人還是土著都得交稅!
如果你是楚國人,甭管你是在本土還是在海外領地,殖民地,甚至是在土著控制區裡賺了錢,也得交稅……
別問為啥,問就是別管那麼多,你只需要知道要交稅就完事了……
我楚帝國稅務部一向來都這麼蠻橫!
當然了,大楚帝國的稅務法律一向來都是先把能想到的稅收或者漏洞之類的先補上去……至於能不能具體施行,還需要稅務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去調整。
比如說楚國人在境外所得……按照稅務法律是要收稅的,但是楚國的稅務機關也不可能跑到土著國家去查稅不是,不是不能去,而是成本太高……划不來!
如此情況下境外所得的稅收基本靠納稅人自覺申報,你不主動申報的話,稅務機關也懶得查你……也很難查。
不過這些只侷限個人,小額……如果是大企業……應繳納稅額巨大的話,稅務機關可積極了……能大老遠跑到海外,甚至非洲那些破地方給你查稅……
同時企業經營有賬本的,查起來也容易。
當然,如果企業或個人在海外土著國家裡已經根據當地法律納過稅的話,只要拿出來詳實,並且是帝國官方稅務機關認可的一些當地土著官方檔案證明,那麼也能夠抵扣稅額,避免重複徵收的情況。
因此具體過程裡,其實還是存在不少漏洞……基本沒幾個人會主動申報自己在海外的收入。
但是,不申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代表!
大楚帝國的稅務法律可是非常完善的,一大群稅務法律的官員們,每天都在琢磨著如何完善稅收,堵住各種漏洞……收不收的上來先不說,但是至少要在法律層面上把漏洞給堵死。
以後隨著技術發展,徵稅手段提升了後,可不就能按照稅法直接收了嗎?
這和就和大楚帝國的個人所得稅一樣,這個個人所得稅哪怕直到今天,實際上很多普通楚國人都不知道還有這麼個稅種,瞭解清楚的就更少了……
但是大楚帝國的個人所得稅老早就確定了,最早的一個版本里的稅法裡就有個人所得稅,只不過長期以來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都非常高,主要徵收渠道也只侷限在官員、官辦企業以及大中型民間企業裡的高收入群體。
月薪不過幾楚元的普通人,連交個稅的資格都沒有!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大楚帝國之前以及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是一種富人稅,和普通人沒啥關係,其總稅額也很少,影響不大。
大楚帝國的稅收主體目前是工商稅,而工商稅是屬於一種非常典型的間接稅收……也就是直接在企業的經營過程裡直接把稅給收了,並不針對個人……所以也沒消費稅之類的東西。
因此大楚帝國的稅法,在企業以及富人群體裡,是顯得非常嚴苛,然而普通人層面裡,卻是不覺得稅收有多高……甚至一輩子都交過稅。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普通人不承擔稅收……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些企業們繳納的稅收,又會變成成本附加到產品的價格上,最終產品賣給消費者後,這部分稅收成本實際上就是被消費者給承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