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舊交替的新時代(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就很扯淡了。
而平均年齡受到糧食水平以及醫療水平的雙重影響,而這兩大事務也是羅志學最近幾年來重點關注的事務。
老早就開始搞普惠性醫療,大力創辦醫學院,對民間的大量現有的郎中進行業務培訓呢,並建立大量的官辦醫療機構。
到目前為止,大楚帝國裡的每一個鎮,都擁有最少一所官辦醫院,雖然規模有大有小,醫療能力有強有弱,規模小的甚至可能就只有一名醫生坐診。
但是至少做到了每一個鎮都有這麼一家官辦醫院,而且收費也不貴,大病治不了,但是尋常的常見小病還是可以治的。
不過即便如此,實際上很多人也不願意去看病……生病了就硬扛著,扛不住了才去醫院,但是這個時候往往也就救不了了。
畢竟這年頭大楚帝國的醫療水平還是比較有限的,現代醫學理論還差了些,而現代醫學理論下的藥物更是沒幾種,大部分疾病還是依靠著傳統的經驗醫學去治療,至於手術之類的就更不好搞了。
因為沒有抗生素……動過手術後會不會被感染,感染後能不能活下來全靠命!
大楚帝國裡的藥物研究非常的艱難……哪怕是羅志學已經把自己還記得的有限的數種藥物的情況告知研究人員,他們去尋找研究,但是到目前為止,大楚帝國的藥物研究人員依舊沒能找出來一種有效的抗生素!
你說青黴素?羅志學只知道這個名字,但是他跟研究人員說這個名字的時候,人家研究人員都是一臉楞逼的,你這青黴素是啥玩意啊?
後世的你,不是醫學相關的從業人員,現在不去百度的話,你知道青黴素的詳細製作步驟嗎?
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東西是一種有機化合物。
別說抗生素了,其他一些化學藥物的研究也非常的困難,研究人員需要經過長年累月的各種試驗,從各種化合物裡找到能夠治病的某種成分,然後這種成分的副作用還不能太大。
因為困難,因此很多大楚帝國的醫學人員人員,試圖從經驗醫學裡打破突破口。
他們把經驗醫學裡的各種植物或礦物質的藥物進行整理,然後挨個進行試驗,找出某種植物或礦物質對某種疾病的明確療效,然後再試圖進行提取……可惜提取的過程也很難,提取後如果想要進行人工合成並大規模生產那就更是難上加難。
大楚帝國使用從南美引進的金雞納樹治療瘧疾已經十幾年了,也有很多人員試圖搞明白為什麼金雞納樹可以治療瘧疾,並把其中的有效成分給提取出來。
研究的確是有進過,大楚帝國的科學家們已經把其中的有效成分奎寧給提取了出來,但是後續的人工合成就非常困難了,到目前為止,大楚帝國的科學家們一直都沒能把這東西給人工合成出來。
所以現在治療瘧疾依舊只能透過金雞納樹,或從金雞納樹提取出來的奎寧,但是金雞納樹的產量也是有限的,搞的現在大楚帝國現在滿世界種金雞納樹……
整體來說,目前大楚帝國裡的藥物研究,取得比較多成果的還是從經驗醫學裡搞出來的,哪怕是搞不清楚具體成分,也無法人工合成,但是透過大量的試驗,找出來其中若干種有效的植物或礦物質還是比較可以的。
基於對經驗醫學的研究,大楚帝國的不少廠家開始生產中成藥,用來治療各種疾病。
同時也有各種提取物,乃至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比如奎寧,還有一些效果看似有,但是副作用也是巨大的化合物。
整體來說還是處於非常落後的狀態,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大楚帝國的現代醫學發展,發展不過二十幾年,並且前面主要還是集中在各種理論研究上,而該如何治療各種疾病,並尋找針對性的藥物這個過程,實際上也就十來年時間左右。
針對這種情況,羅志學覺得有必要加大對醫療領域,尤其是醫療理論研究以及藥物研究的投入了。
大楚帝國過去二十年在醫療領域上的投入,其實主要還是集中在普惠性醫療上,如何讓更多人看上病,吃上藥。
哪怕看的是隻有半桶水的鄉村郎中,吃的都是一些各種經驗醫學的植物藥機或礦物藥機。
而更前沿的理論研究以及藥物研究雖然一直也在搞,但是隻侷限在幾所高效以及大型醫院裡有所進行,施行的少而精的方式。
而到了現在,羅志學覺得這樣少而精的方式不太好,至少因為資金以及人員的缺乏,很多實驗都需要做很久,最關鍵的是……少是少了,但是沒有出現精……培養了二十幾年醫療領域的人才,到目前還是沒有出現那種能夠扛著醫學界往前狂奔的頂級人才!
既然質量不行,那麼就只能加大數量了。
搞科學研究嘛,一萬個實驗一個人做,需要一萬倍時間,但是你同時弄上一萬個人去做,那麼所需要的時間就短了。
說白了就是腦子不夠用就砸錢!
有了這個想法後,羅志學很快就召見了醫療系統以及教育系統的相關官員們,準備加大對醫療人才的培養力度,加大對醫療研究的投入力度。
力爭在五年內人才培養做出小成果,十年內做出大成果。
力爭在五年內在藥物研究上獲得若干突破,十年內取得重大突破。
對於藥物突破,羅志學明確要求要加大對各類病菌的治療藥物研究,不就是用各種化合物對病菌的抑制滅殺效果進行逐一試驗,然後找出來靠譜的化合物嘛!
各種化合物的試驗都給朕搞起來……一萬種不行,那麼就十萬種,一百萬種,朕還不信找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