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國的遠征艦隊,強勢橫掃非洲西海岸,並一路殺到了摩洛哥南部,強勢佔領了塔爾法亞的行為,訊息逐漸傳到歐洲各國後,給歐洲諸國帶來了極為強烈的恐慌。

是個,就是恐慌!

儘管很久之前,甚至二十年前的時候,不少歐洲國家裡的人就已經知道東方世界出現了一個超級強悍的帝國:大楚帝國。

荷蘭人,葡萄牙人在東方的持續失敗,再加上當年大楚帝國和西班牙人關係還湊合,以菲律賓為中轉進行著大規模的貿易。

因此透過這三個國家,關於大楚帝國的資訊不斷的被傳回歐洲。

有人為之擔憂、恐慌,有的不屑一顧,覺得是荷蘭人,葡萄牙人以及西班牙人在吹牛……

不過更多的其實還是漠不關心:因為大楚帝國距離歐洲實在太遠了,一路走海路的話,從大楚帝國的廣州港出發,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穿過印度洋,再繞道非洲好望角,如此才能進入大西洋,並沿著非洲西海岸一路北上,最終才能夠抵達歐洲地區。

這一條航線裡,如果使用的是風帆船隻,為了確保只能走沿途近海航線的話,從廣州到西班牙人南部的加迪斯港,那麼總里程在三萬公里左右。

哪怕是一路不管不服,全速狂飆,並且在適當的季節裡出航,那麼使用的是大楚帝國建造的高速帆船飛剪船,那麼全程耗時也需要三個月!

三個月,這是風帆時代裡的極限速度。

而正常航行的話,那麼這個時間會被延長到四個月甚至五個月。

如果使用的不是飛剪船這種高速帆船,而是蓋倫大帆船這種舊式帆船,那麼航程會延長到大半年甚至一年以上。

在很多歐洲人看來,從歐洲到大楚帝國,動不動就是大半年甚至一年的航程……這個距離足以讓他們忽略掉大楚帝國的威脅。

然而隨著時間的過去,大楚帝國逐步對外擴張,先是控制南洋,再控制印度,最後又強勢佔領了非洲東海岸。

這個過程裡,又強勢封鎖了南非好望角,除了少數從事特殊行業,獲得許可的船隻外,禁制一切非大楚帝國的船隻透過。

尤其是搭載大量貨物的船隻,一律都不允許透過。

並在開普敦設立了面向整個歐洲,順帶也面向美洲東海岸的貿易港口。

如此一來,歐洲地區對大楚帝國的瞭解也就更進一步,眾多大楚帝國的情況隨著那些往來開普敦和歐洲地區的船員們,被傳遞到了廣大的歐洲地區。

而瞭解的越多,恐懼也就越大!

不用風帆,只是冒著煙就能前進,並且還是由鋼鐵打造的超級船隻。

能夠在數千米外對敵人發動致命打擊的大口徑艦炮。

更進先進,擊發率接近百分之百的火帽擊發槍。

這些資訊陸續被歐洲人,嗯,主要是歐洲上層以及對外交流比較多的航海界所得知後,給歐洲地區造成的震動是巨大的。

這一時期,也是歐洲各國普遍設立壟斷性貿易公司的高峰時期,幾乎是個國家都會有一家壟斷和開普敦進行貿易的公司。

這些貿易公司的名字也高度類似,要麼繼續沿用東印度這個詞,要麼使用新的非洲公司,還有的使用東方公司等。

根據大楚帝國自身方面的統計,承順三十五年裡,一共有超過一百三十家來自歐洲地區的貿易公司前來貿易,這些貿易公司的背後要麼是王國授權的,要麼是一些擁有大領地,擁有實際獨立地位的公國,侯國之類的領主。

至於普通商人……說實話沒多少,在這年頭想要穿越非洲西海岸和大楚帝國進行貿易,沒有國家的支援根本不可能做到。

就算把貨物運回去了你也賣不出去……因為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把楚國商品的貿易進行壟斷,那些國王,公爵,侯爵等領主,以及那些大貴族們想要壟斷各自轄區內的楚國商品貿易,進而佔據高額利潤。

而這種壟斷,也正是引發大楚帝國強烈不滿,最終推動歐洲自由貿易計劃的根本原因。

雖然大楚帝國在開普敦搞批發賺的也不少……但是如果能夠把貨物直接運往歐洲各國再銷售給那些代理商,那麼肯定會賺的更多。

並且商品的出貨量也會更大,對國內就業拉動的作用也就更大。

當然了,這也只是一個引子而已,實際上大楚帝國,準確的說是大楚帝國國內的工商界人士,想要把歐洲變成第二個印度:一個人口龐大的工業產品傾銷地!

而目前這種壟斷貿易,並不符合大楚帝國的利益需求。

當了解到了大楚帝國國內的利益訴求後,那麼也就可以理解大楚帝國歐洲遠征軍的戰略目標了:開啟歐洲市場!

用更簡單的話來說,楚國人只是為了更好的做生意而來,並不是為了擴張領土或報復之類的東西。

只是,大楚帝國的想法,暫時歐洲那邊的人還不知道!

所以歐洲人看到了大楚帝國大張旗鼓的殺過來後,很多國家的高層都陷入了一種恐慌。

尤其是對楚國人比較瞭解,同時距離楚國歐洲遠征軍也比較近的葡萄牙人以及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