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洋半島戰略啟(第3/4頁)
章節報錯
在搞南洋半島大開發之前,得先把這兩個土著國家給滅了先。
而所謂的南洋半島大開發……其實也就是指開發這兩個土著國家的地盤。
想要開發,自然要先把地盤給搶過來!
承順三十三年十一月,大楚帝國陸軍開始前期的軍事準備,陸軍號稱將會為這一場軍事行動投入二十萬兵力,絕對會讓內閣那邊花的八百萬楚元物有所值。
至於海軍……緬甸和暹羅兩國根本沒啥海軍,到時候隨便派點近海以及內河炮艦過去就行了。
而陸軍所謂的二十萬大軍,其實也是扯澹……就這兩個土著國家根本用不著陸軍動用二十萬大軍,撐死了也就四五萬人而已。
這二十萬大軍,人家陸軍是把周邊省份的駐軍都給全部算上去了!
真要動用二十萬大軍,這八百萬楚元可不夠,不說在後面加個零,但是至少也要翻四五倍……
而陸軍顯然不可能自掏腰包虧本打仗,畢竟這一次南洋半島大開發計劃,可是內閣那邊折騰出來的計劃,陸軍那邊其實不太想打……畢竟南洋半島那破地方,陸軍是真心不想去。
之所以還說成二十萬,也只是哄一鬨內閣那邊,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八百萬花的值而已。
真正參與作戰的,滿打滿算也就五萬多人,包括兩個甲等師,一個乙等師,再加上一些當地殖民地裡的丙等守備部隊。
具體有駐防雲南省的甲等戰備師第八師、駐防馬六甲省的甲等戰備師第十四師、駐防順化省的乙等常備師第三十七師。
此外還有殖民地曼谷縣守備營、達貢守備營這兩個殖民地裡的丙等守備團。
當然,除了陸軍外,還有海軍部隊,海軍也打算派一個陸戰團參戰,撈點戰功。
至於近衛軍更是不可能缺席,什麼地方打仗什麼地方就有近衛軍,因此近衛軍也會派一個四千人規模的混成旅過去參戰。
再加上一些司令部,獨立炮兵部隊,總兵力約莫六萬人。
這些兵力大部分都是駐防在當地的戰備部隊,只要一道命令下去就能直接執行任務,近衛軍的話特殊一些,還要從本土京畿調過去,但是採用蒸汽輪船進行運輸的話,其實也不用太久,個把月時間也就夠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系列參戰部隊裡,部分部隊裝備了最新式的十八型步槍以及三十二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戰炮。
雲南那邊的第八師、馬六甲的第十四師,各有一個營裝備了十八步槍,同時還配屬了一個哨的七十五毫米後裝線膛野戰炮……這兩支部隊都是屬於典型的甲等戰備部隊,又是駐防在邊疆地區隨時面臨戰事,自然是優先裝備新武器。
只不過陸軍那邊拿到的後裝線膛武器還比較少……因此這兩支部隊都只有一個營裝備了新步槍,主要還是為了進行適應性訓練,充當全軍的種子!
陸軍現在採購的新式步槍少,純粹是覺得新步槍太貴,四十多楚元一支的新步槍,他們真心沒辦法現在一口氣全部裝備了。
陸軍還想要等近衛軍和海軍採購了後,攤薄了成本再來撿便宜……
倒是近衛軍那邊非常豪氣,目前已經裝備了四萬多支,並且後續還有五萬多支的訂單,不僅僅能夠把整個近衛軍盡數裝備,還能留下一部分充當日常以及作戰的損耗補充,順帶充當庫存以備不時之需!
近衛軍嘛……一些近衛軍將領們,看陸海軍將領的眼神都跟看叛軍一樣……天天覺得陸海軍會造反。
所以不顧價格,率先裝備新式武器,並囤積大量全新的武器裝備也是他們的老傳統。
這一次派出來的這個近衛軍暫編第三混成旅,清一色的後裝線膛武器,並且該團演練了一年多的新時代戰術,不僅僅有近衛軍內部新提出來的全新散兵戰術,還有後裝線膛時代裡的步炮協同戰術。
這一次近衛軍那邊也是想要拿暹羅以及緬甸王國練練手,試驗試驗自己這幾年琢磨出來的新武器以及新戰術。
希望在實戰中找到優缺點,優點放大,缺點改進。
其實陸軍那邊也是類似的想法,想要透過這一場戰爭來試驗新武器和新戰術,只不過陸軍的新武器裝備不如近衛軍的多,試驗起來也是透著一股小家子氣。
因此這一次戰爭帶有濃郁的試驗性子,同時也是為了避免自家數量少,但是裝備先進,戰術打法和普通陸軍不一樣的參戰兵力,被陸軍那群混蛋胡亂使用。
近衛軍那邊的高層經過商討後,派出了一位重量級的將領擔任該混成旅的指揮官:徐家慶近衛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