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亞齊保留地(第2/3頁)
章節報錯
因為入讀該校從軍,乃是大楚帝國裡進入上流社會,實現階層躍升,維持榮華富貴的最佳通道。
大楚帝國裡的軍官待遇很不錯的,如果有幸被派駐到海外駐防作戰的話,戰利品收入更高……
同時軍官從軍校到服役,然後到退役,哪怕是沒有功勞,只是熬資歷也能夠順利熬到一定級別,到了一定級別後轉業到地方從政,直接就是七品甚至六品起步……
但是如果你直接參加科舉從政,十幾年都不一定能升一級,趕到六十歲退休都不一定有正八品。
文官,可沒有說到年限後就自動晉升的情況。
這麼一對比,那麼你就可以發現從政的一條莊康大道就是:先從軍熬資歷,熬到正七品左右後再轉業地方從政,跳過地方里最難熬,競爭最為激烈的九品、八品這兩個級別。
所以說,青年從軍、中年從政,這是大楚帝國眾多年輕士子的理想人生途徑。
而這其實也是羅志學故意為之,為的就是吸引年輕士子踴躍報告軍校參軍,提升軍官群體的綜合素質,同時抬升軍官的社會地位,避免文強武弱的情況。
從軍不僅僅可以為從政鋪墊,同時從軍也是獲封爵位的最佳通道,當文官的話,除非你幹到參務大臣這個級別,不然基本別指望能夠獲封爵位,但是從軍……哪怕你只是個普通的尉官、校官只要立下的功勞足夠大,運氣足夠好,那麼也能夠獲封爵位。
同時高階將領的話,獲封爵位也相對容易。
此外帝國的頂級爵位公爵這一級爵位非軍功不授……侯爵的話,非軍功和重大科研不授!
同時所有的世襲爵位非軍功不授!
換句話說,在如今的大楚帝國裡,你不從軍,那麼就別指望能夠獲封世襲爵位了,也別指望獲封公爵,至於侯爵的話,其實對於正常人而言也是沒指望的。
因為除了軍功外,想要獲封侯爵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成為最頂級的天才科學家,做出突破性,影響巨大的科研成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全帝國也沒幾個科學家,而且都集中在皇家理工學院。
這年頭能夠考上皇家理工學院的,就沒幾個正常人,全都是變態!
科研授爵這條路,和普通人其實沒啥關係的,那是極少數變態天才的莊康大道,智商沒一百大幾甚至兩百,夢你都別做……
而從軍的話,就要簡單多了,哪怕你是普通子弟,只要你夠努力,再加上少許天賦,考上兩大軍官還是有希望的。
實際上兩大軍校裡的新生,你要說他們有多聰明,其實也談不上……一般來說,小地方里的府級學霸也就差不多了。
對於軍方里的普通士兵而言,正規途徑下想要上軍校基本不可能……雖然軍校也准許士兵自學然後報告軍校,甚至每年都會給出十多個針對現役軍人的特殊入學名額,但是就那十幾個名額,那麼多人競爭,普通士兵根本競爭不了。
但是,如果普通士兵們立下足夠大的功勞,那麼就能夠獲准免試入讀陸軍軍官學校。
羅志學給予這十多個立功計程車兵面試入讀陸軍軍官學校,讀的是書,但改變的卻是人生。
這可比單純給晉升個軍銜,給點賞賜強多了。
除了這一批立功士兵外,還對少數立功卓越的軍官將領們也給予了賞賜。
其中的陸軍中將錢興邦,爵位從男爵提升到了子爵。
其他多名將領也多有賞賜。
這些都是羅志學親自處理的封賞,而更多的還是需要軍政部那邊來處理!
而大規模封賞授予,也意味著南洋半島地區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進入了尾聲,後續的常規治安戰就簡單多了。
楚國對海外領地的治安戰經驗非常豐富,穩步執行下來有個兩三年,基本也就差不多了。
如今更重要的還是南洋半島大開發一事,組織移民開發比純軍事問題要重要的多。
不過這些事情在之前都已經有了預定計劃,如今只需要按照計劃執行就行。
按照大楚帝國對南洋半島地區的規劃,整個南洋半島地區都將會納入帝國的直接統治當中。
將會設立緬甸、暹羅、馬六甲、順化、升龍一共五個省份,這五個省份都將會和中原腹地的省份一樣實施直接統治。
大楚帝國這是要把該地區,變成華夏自古以來不可割讓的一部分。
而隨著南洋半島地區的直轄完成後,大楚帝國對南洋地區的眾多島嶼也開始了相關的規劃。
諸多南洋島嶼裡,呂宋群島是最簡單的,那麼本來就被西班牙人進行殖民統治,楚國接手之後繼續統治,透過逐步的移民開發,如今已經全面控制了呂宋島、棉老島,這兩大島嶼上已經沒有了什麼土著,基本都是楚國移民在生活。
其他大小島嶼,倒是還有不少的土著,但是後續也會繼續進行移民開發,並設立了若干保留地,准許當地的土著遷移到這些保留地島嶼上繼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