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120毫米榴彈炮(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然了,想要達到每分鐘三發的話,那麼就需要一個非常精銳的炮組。
正常情況的話,實戰中估計也就每分鐘兩發左右的射速。
不過即便是這個射速也相當不錯了,目前的大楚帝國所有火炮裡,也只有之前裝備的三十二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戰炮,還有更早的六十五毫米滑膛炮能夠達到這個射速。
六十五毫米滑膛炮能夠達到這個射速,是因為採取了紙包定裝彈的緣故……就因為這個高射速,所以大楚帝國陸軍對這玩意情有獨鍾三十幾年!
任憑後面出來了各種前裝滑膛炮,都無法動搖六十五毫米野戰炮系列的在陸軍裡的地位。
而其他採用分裝彈藥的前裝滑膛炮,實際射速要慢得多。
現在的新一代後裝線膛炮,在射速上其實也達到了架退火炮極限,不管你再怎麼改進裝填或發射藥,其實都沒用,因為架退炮嘛,開一炮火炮就會移位,想要繼續開炮就必須進行復位!
火炮復位成為了限制火炮射速的最大因素,因此再往上提升的話就得改進炮架了,比如搞管退式火炮,也就是俗稱的速射火炮,那玩意就超出了大楚帝國的技術基礎了。
七十五毫米山炮專案被湖廣武器公司收入囊中後。
陸軍稱熱打鐵,也是順勢招標了更大口徑的後裝線膛炮,以充當軍級野戰炮,順帶充當攻城火炮所用。
大楚帝國陸軍打仗,一向來都是非常依賴火炮的,尤其是攻堅作戰的時候,特別喜歡帶著一大堆大口徑火炮出門。
從早期的大口徑臼炮,再到現在的短管前裝滑膛榴彈炮一直都是如此。
而之前在印度以及非洲戰役裡,陸軍就對海軍裝備的大口徑前裝線膛炮很眼熱。
海軍的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的前裝線膛炮,打出去的炮彈威力,比他們陸軍裝備的兩百五十毫米口徑的滑膛炮還要大!
這絕對是不能忍的。
但是陸軍也不想要搞不倫不類的前裝線膛炮,所以也就一直拖著到現在。
如今後裝線膛鋼炮的技術也算是解決的差不多了,海軍那邊要求的大口徑長身管後裝火炮,因為要採用分裝彈藥難度比較大,所以沒有搞出來。
但是口徑稍小一些,可以採用定裝炮彈的中口徑火炮還是問題不大的。
江南武器公司以及兩廣武器公司在這方面都有很深入的研究。
而經過一番招標後,江南武器公司旗下的一百二十毫米榴彈炮獲勝,獲得了陸軍六十門火炮的訂單,並且獲得了正式編號:三十四年式一百二十毫米榴彈炮。
該炮也是屬於標準榴彈炮的範疇,身管倍徑乃是二十三倍!
這麼大的口徑,再加上長身管的炮管,註定了這玩意的重量不會輕!
放列重量就達到了兩噸半,行軍重量更是達到了將近五噸!
這個重量也就註定了這種火炮看似是榴彈炮,但實際上很難進行野戰機動,在國內本土交通情況良好的地形裡機動還行,但是要在海外機動或者在複雜地形裡機動就非常困難了。
陸軍採購這玩意也只是作為軍級戰略火炮使用的,採購數量暫時也不多,只採購了六十多門而已……當然也是因為這玩意太貴的緣故。
不過這東西雖然沉重,而且也貴,但是架不住威力實在大啊!
最大有效射程可以達到驚人的六千八百米,就這射程,完全能夠讓陸軍把那些土著的城池都炸了個稀巴爛,那些土著們都還不知道楚軍已經打過來了。
而爆炸威力也是非常驚人,那些老古董一樣,發射圓球形炮彈的滑膛炮完全無法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