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十八型後裝步槍(第3/3頁)
章節報錯
十六型前裝線膛步槍如此,如今的這種新式後裝線膛步槍也如此。
羅志學吩咐了近衛軍那邊嘗試裝備使用,並摸索後裝線膛步槍的實戰戰術後,還順手定下了這款槍的型號。
直接定型為十八型後裝線膛步槍。
因為這種武器並不是大規模批次裝備的武器,所以不能採用最正式的年份編號,只能採用廠商編號或其他特殊含義的編號。
採用十八這個編號,是因為近衛軍之前裝備了十六型前裝線膛步槍,同時還少量試驗裝備過十七型後裝線膛步槍(因為漏氣實在太嚴重,試驗裝備後撤裝)。
如今河北武器公司的這種後裝線膛步槍,已經是他們的第三種線膛步槍了,因此也就延續了之前的十六、十七的編號,採用十八為編號。
而生產廠商,自然是河北武器公司旗下的天津槍械廠。
天津槍械廠,這是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技術最先進的一家槍械兵工廠,在這之前就生產了一系列的滑膛槍,同時還是十六型前裝線膛步槍的生產廠商之一,為近衛軍生產了將近一萬支十六型步槍,同時還為陸軍提供了一千多支改進版的十六型步槍。
擁有著豐富的線膛步槍的生產經驗,至少造個線膛槍管什麼的,對他們來說沒啥大問題。
而天津槍械廠之所以能夠生產這一系列的線膛槍,那是因為十六型前裝線膛步槍以及十七型後裝線膛步槍,這兩款線膛步槍都是屬於工業部直屬槍械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並被免費授予了五大武器公司裡。
五大武器公司都可以根據其設計專利生產,或者改進生產自己的前裝線膛步槍,後裝線膛步槍。
天津機械廠就是根據十六型步槍的原型,改進並調整了設計,最主要的是對槍管進行了重新的研發以及改進,搞出來了一種價格相當比較低的鋼製槍管。
這才獲得了近衛軍對十六型步槍的一筆訂單。
所以,線上膛步槍,不管是前裝還是後裝上,其實五大武器公司的起步點都差不多,技術來源也都是同一套。
更多的競爭則是來源於成本控制,細節的最佳化以及後續的改進。
天津槍械廠無疑是走在最前面的一批,畢竟大楚帝國裡五大武器公司,下屬具備研究能力的槍械廠足足有十幾家呢。
光是河北武器公司下屬,就有天津槍械廠,遼東槍械廠這兩家槍械廠具備研發能力。
江南武器公司裡的當塗兵工廠、松江兵工廠、漢天兵工廠全都是大型兵工廠,具備槍械研發能力的。
所以在槍械市場裡,大楚帝國裡其實不僅僅是五大武器公司的競爭,而是十多家槍械廠之間的競爭。
競爭還非常殘酷,雖然不至於出現贏者通吃的情況,但也是贏者吃絕大部分的肥肉,只剩下一點骨頭渣子給其他廠商以維持團隊免的徹底破產。
看過了十八步槍後,羅志學對後面的一些步槍就沒什麼明顯的興趣了,都是老一套的東西,沒啥新意。
火炮上也差不多,後裝線膛炮沒卵用,前裝線膛炮因為成本高,身管壽命太少等問題,陸軍依舊不要,哪怕是近衛軍也只是搞了點象徵性的試驗試驗,真打仗了,還是得拉著青銅炮上戰場。
所以如今生產裝備的主要還是海軍火炮,人家海軍才不在乎兩三百發的身管壽命呢。
因此目前來說,線膛火炮,不管是前裝還是後裝的,其技術難點都還在炮管上!
炮管本身的材料以及加工不行,啥設計都不管用!
除了槍炮外,其他能看的也就不多了,也就是其中的一款新式的左輪手槍讓他多看了看,這玩意是採用紙殼定裝子彈翻轉左輪手槍。
設計結構上沒什麼新意,但是尺寸比較節湊,零部件數量也少,口徑也不是騎兵左輪手槍的十二
毫米,而是採用了更小的九毫米口徑,因為這種手槍是配發給軍官以及炮兵的自衛手槍,對殺傷力要求不會像是騎兵手槍那樣這麼大,反而對便攜性要求更大一些。
羅志學把這玩意拿在手上的時候,覺得這玩意和自己記憶裡的左輪手槍也沒什麼太大區別了,重量適中,尺寸也剛好。
然後還把空槍放回槍袋,然後直接掛在自己的腰間上,又試了試拔槍,然後到:「這手槍不錯!」
重量和尺寸都很適合,比現役的兩種軍官左輪手槍都要更好一些。
大楚帝國的軍官們還有炮兵等技術性兵種,之前就已經配發了左輪手槍,但基本上和騎兵手槍是同一個系列,重量比較重,口徑也大,作為一種單兵自衛武器其實很不適合。
如果採用這種更輕便的小口徑左輪手槍,那麼軍官以及炮兵等技術兵種攜帶以及使用自衛手槍的時候,也就更方便了。
但是到了臨了,羅志學卻是看到了一個新鮮的小玩意……之所以說是小玩意,因為這東西真的很小!
這是一種新子彈!
一種定裝,但是外殼卻不是之前定裝子彈所採用的硬紙板,而是採用了黃銅。
這是一種全金屬定裝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