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彪悍的海外民兵(第3/3頁)
章節報錯
當然了,作用小了,實際使用少了,不代表著民兵組織沒有了,或者不重視了。
國內本土該有的民兵組織依舊還有,並且還是會定期組織訓練。
甚至人員組成素質也相當不錯,大多數是退役將士。
不僅僅在鄉鎮裡廣泛存在,甚至一些大型官辦企業裡也會有民兵組織存在,比如北方的唐山煤鐵公司,他們就有足足一個民兵團的編制。
只是這些民兵組織雖然有,也定期訓練,但是裝備管理非常嚴格,同時現在也極少動用民兵組織從事一些什麼作戰性的任務,使用的時候基本也是配合當地的守備部隊或巡警們,用於救災,搜尋暴力罪犯什麼的。
然而這種情況在海外就不一樣了,在海外因為正規軍的數量缺乏,難以覆蓋大量的移民定居點,因此移民們為了自保,就需要民兵組織了。
因此在海外直轄領地裡,民兵組織是廣泛存在,並且承擔著比較重要的作用。
很多時候一些零星乃至小規模和土著之間的戰鬥,其實都是發生在民兵組織裡。
因此如此,大楚帝國對海外地區的民兵體系也非常重視,往往給他們配屬大量的武器裝備。
比如早期的燧發槍甚至到現在的火帽擊發槍,一些輕型的火炮,輕型板甲什麼的都會有。
同時也會定期組織訓練,實彈射擊等,在部分動盪地區的民兵訓練,其實彈射擊的訓練強度,比國內守備部隊的還要更高一些!
國內一些丙等守備部隊,士兵們日常訓練其實也很少進行實彈射擊的,大部分還是體能,戰術訓練,模擬射擊訓練這些。
但是海外領地的民兵們,因此長期受到土著的暴力襲擊威脅,因此實彈訓練就比較多。
甚至誇張一點說,在一些小規模、零星的戰鬥裡,國內本部的丙等守備部隊估計還打不過海外直轄領地的民兵們……
部分海外地區的民兵,可是很彪悍的!
這是環境不同所造成的影響不同。
眾多的正規軍加上戰鬥力也不弱的民兵們,讓大楚帝國在印度半島地區擁有了十幾萬人的正規以及民兵武裝力量,這份力量在過去數年來已經強勢壓制了印度半島地區可能出現對大楚帝國的對抗。
在強大的軍事保障之下,大楚帝國也開始了對印度半島地區的全面殖民擴張。
馬杜賴那邊的直接吞併只是其中之一,在其他地方里各種擴張行為也在迅速展開,只是沒那麼激進而已。
不僅僅在印度半島地區如此,大楚帝國在西亞地區以及非洲地區也同樣掀起了新一輪的海外殖民擴張的浪潮。
尤其是非洲南部地區,大楚帝國可是對南非地區垂涎已久,早就想要從荷蘭人手中搶過南非了。
之前只是偷偷摸摸的在那邊搞了個落腳點,但是經過幾年發展後,當地的落腳點已經變成了大規模的軍事基地,同時又其他地方延伸,建立了多個沿海港口堡壘補給點。
經過數年的試探以及武裝衝突,打打談談之後,大楚帝國已經建立了一條從印度半島到西亞,到東北非,再到南非的完整補給線,沿線有著十幾個殖民地港口可以為沿途船隻提供補給。
有了這麼一條補給線後,大楚帝國方面也是對南非準備動手了。
但是在對南非動手之前,大楚帝國還準備先把東北非,東非等沿海地區的的葡萄牙人以及荷蘭人先給驅逐了。
畢竟總不能在南非那邊和他們開戰的時候,後腳被人家襲擊補給線不是,就算是他們的海上力量對大楚帝國的海上運輸造成不了什麼實際性的威脅,但是也讓人噁心不是。
等解決了這些地方的歐洲殖民者,才是大楚帝國對南非動手的時候。
而這一天,不會太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