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只要土地的楚國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八月十七日,楚軍第七十二師下屬的混成部隊六千餘人和馬杜賴三萬多名土著軍隊遭遇。
而且馬杜賴的土著軍隊還是仗著熟悉地理優勢試圖玩埋伏,打包圍作戰……
結果雙方剛接觸,他們的包圍圈還沒形成呢,包圍圈的一角,三千多名還拿著刀劍弓箭,只有少數火繩槍的土著軍隊就被楚軍的一個加強營直接打崩潰。
所謂的包圍剛開始,就被撕的粉碎!
隨後的雙方大規模交戰裡,土著軍隊悍不畏死,利用他們的兵力優勢,不斷的朝著兵力稀少,而且還深入敵境腹地的楚軍發動強攻。
那一天,徹底讓這些印度南方土著們知道了什麼叫做排隊槍斃的威力,知道了什麼叫做槍炮!
戰鬥剛開始,無數的土著步兵們,舉著盾牌,拿著刀劍長矛還有火繩槍,排著整齊的佇列朝著楚軍的線列步兵發起進攻。
但是往往剛推進就遭到楚軍的密集火炮炮擊,持續爆炸的炮彈讓他們的一個個密集方陣被打的殘廢,然後崩潰。
僥倖衝上來的土著步兵陣列靠近楚軍的步兵陣列後,又遭到了持續不斷的楚軍排槍火力打擊。
楚軍的線列步兵們,就像是一堵看似單薄的沙灘上的小矮牆,聳立在上萬土著士兵的前方,然後土著士兵們如同海浪一樣,一波接著一波衝上來,然後消失在沙灘上。
而當土著們發動攻不上去的時候,楚軍也發動了反攻!
火炮開始延伸炮擊,覆蓋戰場千米範圍之內,線列步兵打著排槍穩步推進,逼著土著軍隊步步後退,最終發生大崩潰。
當楚軍的騎兵部隊開始出擊,收割土著潰逃軍隊人頭的時候,這一場大戰也落下了帷幕。
這一天的大戰結束後,漫山遍野都是土著士兵的屍體和傷者!
此戰,馬杜賴土著出動三萬六千多人,結果戰死或重傷六千多人,輕傷者不計其數,餘者潰逃。
而楚軍呢?
戰死士兵不過二十二人,傷不過六十!
這一場戰役,從頭到尾都是楚軍利用絕對的火力優勢,在收割著馬杜賴土著士兵的性命。
甚至嚴格上來說,馬杜賴的土著軍隊,從來都沒有在有組織的情況下,靠近過楚軍線列步兵五十米範圍之內。
雙方距離最近的時候,是楚軍發起反攻,土著士兵們轉身逃跑,楚軍騎兵追上去斬瓜切菜的時候。
爆炸的榴彈的巨大威力,火帽擊發步槍的密集火力徹底主導了這一場戰鬥!
整場戰鬥甚至可以說都充滿了兒戲,馬杜賴的軍隊一開始信心滿滿的發動強攻,以為人多就能贏……結果推進的過程裡被楚軍的火炮直接打崩,步兵在無法靠近楚軍的線列就被密集殺傷。
楚軍反攻的時候,馬杜賴的軍隊同樣承受不了楚軍的密集火力,繼而在楚軍步兵靠近之前就已經陸續崩潰。
而這一戰,同樣也徹底打垮了馬杜賴人的抵抗信心!
該戰役結束後,楚軍的軍隊持續推進,許多城池的馬杜賴軍隊都是望風而逃,根本不敢抵抗。
此外這一次戰爭的過程裡當地的民眾也很有意思,馬杜賴當地的軍隊潰逃的時候,當地的民眾可沒有什麼悲傷,更沒有出現什麼民眾進行抵抗的情況。
尤其是當那些低種姓的土著們發現楚軍不搞種姓制度,對土著們一致對待的時候,甚至很多低種姓的青壯們自卑簡陋的武器以及乾糧想要幫著楚軍打仗。
還有當地的不少民眾,還踴躍接受楚軍的僱傭,給楚軍當運輸後勤輜重的民夫,甚至當嚮導,帶著楚軍去打當地的土著軍隊。
最後攻打馬杜賴城的時候,是當地的土著民眾幫助楚軍修建的各種工事,幫著楚軍填平護城河,給楚軍扶著長梯方便楚軍士兵攀登城牆。
這種情況,讓楚軍方面再一次見證了當地土著人民的友好……
於是乎,很快印度守備司令部就下令成立印度軍團第二團,兵員就從馬杜賴地區招募,用以後續在該地區的長期治安作戰,後續甚至考慮會調往到其他地區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