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出口賺取外匯這些東西……其實那只是順帶的。

因為大楚帝國的一系列工業產品,其主要的市場都在國內,出口份額其實很小的……

畢竟大楚帝國國內就有好幾億的人口,並且本身還是一個初步完成了工業化的國家,城市人口規模巨大。

這意味著消費市場極其龐大。

哪怕是出口利潤非常龐大的軍工行業也是如此,軍械出口看似動不動就好幾倍的利潤,但實際上總量相對於大楚帝國的龐大工業產值而言,其實很小的……

大楚帝國的軍工行業,主要靠的是國內軍隊自己的採購需求。

比如海軍,每年造那麼多軍艦,這軍艦價格可是極為昂貴的。

一艘六千三百噸滿載排水量的應天級戰列艦,海軍採購價約為八十三萬楚元。

一艘兩千八百噸滿載排水量的錦州級巡洋艦,海軍採購價約為四十五萬楚元。

一艘一千五百六十噸滿載排水量的巴陵級護衛艦,海軍採購價為二十八萬楚元。

這說的只是海軍的三大類主力艦,此外還有大批次的其他軍械裝備的採購,陸軍動不動就幾千門火炮的訂單,換裝步槍的時候更是數以百萬級。

新型的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步槍,光是步兵用的型號,就生產裝備規模就已經達到了一百五十萬支,此外還改裝了一大批舊式的燧發槍。

因此相對來說,軍械出口雖然賺錢,但說白了也就是個零花錢,真指望出口賺錢,國內的一大票兵工廠早餓死了。

同樣的,紡織業也不例外。

這是一個內部需求強烈,市場廣闊,投資門檻低的行業,因此大楚帝國在過去的二十幾年裡一直都非常重視紡織業的發展。

這也是羅志學在天津視察的時候,會專門跑到天津利達紡織公司去視察的主要原因。

至於視察本身,那沒多大意思。

一群人在那裡裝作模樣的演戲呢,有啥好看的。

但是到了天津宋氏玻璃公司後,視察就不一樣了。

天津宋氏玻璃公司的佔地面積不大,廠房也不算多大,就連員工數量也不多,並且其相當一部分的員工都是研發人員以及搞技術的工程師。

純粹的低端普通工人,其實佔比不大。

這和紡織業這種密集低端勞動力的產業是截然不同的。

但是,雖然人家規模看似不大,但是產值卻是很大,毛利極高。

當羅志學聽到宋氏玻璃公司的負責人說,他們今年上半年兩個季度裡,各大業務已經完成了五百萬多楚元的銷售額時,都是忍不住道:“你們的產值,比一些幾千人的大工廠都要多了!”

這個時候,旁邊的一個海軍將領都忍不住滴咕:他們一臺航海望遠鏡都買好幾萬楚元,產值不高才怪了。

海軍對他們公司的產品這麼貴,可是很有怨氣的。

預計配屬應天級戰列艦上的主望遠鏡,要價兩萬七千楚元!

尼瑪,這價格誰看了都會覺得貴。

可惜的是,海軍還是得捏著鼻子買,因為宋氏玻璃公司的大型單筒航海望遠鏡,做的是真的好,架設在戰艦的瞭望臺上,天氣良好的情況下,瞭望兵可以透過望遠鏡發現數十千米外的目標並準確辨認。

並且只能看這麼遠,不是因為宋氏玻璃公司的望遠鏡不行,而是戰艦的瞭望臺高度有限,受到地球曲面影響不能看的更遠。

其他的普通航海望遠鏡乃至地面軍用望遠鏡也都不便宜。

光靠望遠鏡,人家宋氏玻璃公司就能年入一百多萬呢……畢竟在望遠鏡領域裡,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宋氏玻璃公司都佔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