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貿易被收歸為國有後,豐和商貿公司轉型為普通貿易以及航運還有金融產業等。

旗下的豐和貿易公司乃是扶桑貿易的大公司,豐和航運乃是長江航運業裡也佔據了不小的地方,豐和銀行也是江南地區裡叫得出名的私營銀行。

如此的李家,其家族重要成員出行的時候都是做自家的船隻……

航運業裡包船,私人船隻等情況很普遍,然而在鐵路行業裡卻是沒有這種情況。

想要讓鐵路公司給你開通專列,麻煩你先爬到參務大臣再說。

其他人,哪怕是協辦大臣也不行。

當然,高階將領乘坐的軍事專列則是條件要放寬一些,但是人數也不多,不是現役的實權上將就別指望了。

鐵路公司那邊不給面子,然而河源州當地的官員們卻是給了唐天貴極大的尊重,一路上馬車隊經過的地方,都被臨時封路,不僅僅有普通巡警駐防路口執勤,還有騎警隨行。

騎警這個東西,在大楚帝國裡也不算什麼特殊事務,而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執法單位。

主要是這年頭的道路質量差,尤其是鄉下的道路其實很多都不咋地,很多地方馬車去不了,或者不好走,徒步又速度慢,攜帶的東西少等。

為了更好的在鄉野地區裡巡邏,搜鋪罪犯等,就會有一些巡警局給部分武裝巡警配屬馬匹。

這玩意,其實就是個快速機動武裝巡警!

很多地方都有,不過大部分地方的騎警數量都不多,畢竟騎警的組建和維持成本都比較貴。

河源州地方大,很多地方的道路交通情況也不好,而且土客矛盾大,早些年經常搞出來械鬥,因此老早就有數量比較多的騎警用以彈壓地方治安。

這一次,王圖為了給唐天貴面子,足足調了上百名騎警給他擔任沿途護衛,可謂是給足了唐天貴面子。

不過唐天貴都是不太在乎面子這些東西,他看到這麼多騎警的時候,第一反應反而河源州的土客矛盾要想徹底解決恐怕還需要時間……

如果不是土客矛盾大,導致偏僻鄉野的治安不咋地,也沒必要搞這麼多的騎警啊。

河源州地區的土客矛盾一向來都比較大,嗯,其實不僅僅河源州,整個廣東地區的土客矛盾都不小,尤其是一些山區更是如此。

帝國剛拿下廣東的時候,頭幾年裡這破地方三天兩頭就會搞出來大規模的土客械鬥,規模上萬人的都有。

幾千人規模的那更是幾十次了……

也就是承順十幾年後,這種大規模的械鬥才逐漸少了,不過依舊存在著,偏僻山區裡幾百人的械鬥還是比較經常看見的。

對於土客械鬥,唐天貴還是比較重視的。

畢竟他不僅僅是負責一地的民生經濟,身為巡撫的他除了軍務和稅務外,廣東地面上的其他事都歸他管!

大楚帝國的地方政治結構,是奉行三務分立,這三權就是軍務、稅務以及政務。

軍務由各省守備司令負責,稅務由稅務部直轄的各省稅務廳負責,剩下的各項政務就是屬於巡撫的直接許可權或共管許可權範圍內了。

比如督察院……雖然上頭還有個督察院,但實際上巡撫也能管一管督察院的事務的。

土客械鬥會嚴重影響到治安以及民生情況,一個搞不好甚至還會搞出來民變來,因此歷任廣東巡撫都非常重視。

可惜尋常手段處置起來效果不大。

因為土客械鬥的根源很簡單,各村之間爭奪土地和水源才是直接引爆械鬥的根本原因,你不能憑空變出來更多的土地和水,那麼就無法解決問題,頂多是彈壓,緩解。

而往更加深一點來說,鄉民之間的械鬥,也不過是為了求活而已。

這也是官府插手起來也是困難重重的緣故,你調解的話效果不大,強行彈壓可以一時,但是也不是根本之策。

最重要的是,人家軍方不願意搞武裝彈壓啊,出兵頂多也就是維持秩序、充當人牆隔離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