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和碩特部的密信(第2/3頁)
章節報錯
再者,大楚帝國還控制了漠南……
前往漠西準格爾地盤的道路,可不是說只能透過甘肅傻乎乎的走過去,還可以直接從漠南殺過去……
大楚帝國如果真的捨得付出大筆軍費,甭管是準格爾還是和碩特部,那都是見一個幹一個……
問題是,大楚帝國後續幾年內,不可能拿出龐大的軍費去打一場除了搶點地盤,實際上帶來不了什麼經濟利益的戰爭……
大楚帝國自從建國開始,一直到今年,持續高昂的軍費已經讓家大業大的大楚帝國有些撐不住了。
要不然也不會剛乾趴下東擄人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開始縮編部隊,縮減軍費了。
就是因為財政有些撐不住了……
早些年的時候,還有統一戰爭時期弄到手的大批抄沒收入,超過億兩銀子的抄沒收入,支撐了大楚帝國前些年的大規模征戰。
但是現在,這些抄沒收入已經花的七七八八了,如果繼續保持如此龐大的軍費支出,那麼國內的經濟發展也不用搞了,甚至就連官員們的薪資都沒得發了……
因此,裁減軍費是必須的!
而在裁減軍費的大環境裡,軍方想要搞什麼西北大會戰,那是不可能的……沒錢!
就算要打,那也得拉上一群小弟去打,而且作戰方式也不可能和在統一戰爭那樣,隨隨便便就拉上去幾百門火炮玩火力優勢。
到時候,戰爭的模式可能更加傳統一些,以騎兵機動作戰為主。
如此情況下,如果能夠把和碩特部也拉上自己的戰車,把他們從敵人變成炮灰,那是極好的事。
至於以後的風險問題,以後再說……
退一萬步說,過上幾十年漠北也好,漠西也好,哪怕集體反叛了,但是對於大楚帝國而言也不是個小事。
因為幾十年的時間,羅志學估摸著就算搞不出來坦克來,但是火車肯定是能夠搞出來的,機槍什麼的估計也能搞出來了。
哪怕其他都沒有,只要有個火車,那麼大楚帝國就是無敵的!
透過火車,大楚帝國分分鐘就能往西域乃至中亞地區調集數十萬兵力,以及維持他們作戰所需要的各種彈藥糧草等物資。
羅志學已經可以預料到未來的場景:大楚帝國的鐵路修到那裡,那裡就是大楚帝國的領土!
至於反抗,甭管是什麼遊牧部落還是沙俄,又或者是其他什麼亂七八糟的國家或勢力,在先進的槍炮之下,充足的後勤之下,註定只能成為歷史的塵埃。
羅志學吩咐著宋章:“和他們的談判,你回頭就吩咐下去,儘快處理,儘可能的爭取他們出兵準格爾,我們可以給他們槍炮,給彈藥支援。當然了,青藏高原收回來是底線!”
隨即羅志學又吩咐一旁的徐志賢道:“不管和碩特部這事能不能成,軍方的準備不要停,非但不要停,更加加大力度。”
“就算後頭和碩特部屈服了,但是當地的那些土司們也還是要逐一清理,帝國治下不需要什麼農奴。”
徐志賢微微點頭:“臣明白,陸軍方面一直在為入藏一事做準備,四川那邊的行動更是一直都在持續行動,如今我軍已經透過持續徵召,接納投降土地等諸多手段,把戰線推進到了雅龍江以西的理塘,下一步就是繼續往西推進到金沙江中上游區域。”
“工兵部隊在後方也在持續修築成都到前線的道路,橫跨大渡河的大渡河鐵索橋以及其他多座鐵索橋都已經建成。”
“透過這一條補給通道,再加上部隊在當地的湊集以及屯墾,已經能夠初步供應在西康地區的兵力作戰所需了。”
“在北邊的青海地區,我軍已經從深入青海地區和當地土司以及和碩特部作戰,目前在該地區的作戰優勢極大,而在青海地區的節節敗退,也是和碩特部壓力劇增,乃至迫使向我們臣服的重要原因!”
羅志學道:“青海那邊做都不錯,繼續這麼下去,朕期待不久的將來,帝國的龍旗插在布達拉宮上!”
徐志賢道:“帝國百萬將士,定不負陛下期望!”
羅志學擺擺手:“去吧!”
等徐志賢和宋章都退了下去後,羅志學對著牆上的大幅地圖看了看,又重新拿起來了四川巡撫程英正的報告。
這份報告的後頭,還有一份程英正對康巴地區的治理建議,他說想要安藏就比先安康。
而康巴地區在明王朝時期裡,長期遊離於明王朝統治之外,撐死了也就是接受所謂的土司冊封之類的,這導致了明王朝失去了對康巴地區的實際控制。
而失去了對康巴地區的實際控制後,自然也就失去了對雪區的控制。
為此,四川巡撫程英正建議,在康巴地區廢土設縣的大政策下,進一步在該地區直接設省。
康巴地區設省,目的非常明確而純粹,就是為了持續推進當地的改革,並配合軍方行動。
其中的核心工作,就是徹底的,全面的配合軍方剷除當地的土司勢力,要做到對土司勢力連根拔起,不留下絲毫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