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的是陛下同意了黃河人工改道計劃,並且還真的準備實施,而這對於負責河工事務的水利部而言可是天大的好事。

只要這個龐大的工程實施下去,那麼就能夠讓水利部的影響力大大增加,中途也會有眾多水利部的官員從中撈得足夠的政治資本繼而升官。

水利部的尚書侍郎們,可就指望著靠這一工程的功勞進入御書房了……

在一個帝國裡,怎麼衡量一個機構的重要性?拋開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最重要的就是人員編制以及經費了。

因為官方機構他也沒啥盈利需求……日常時候該乾的事也得幹,幹好了是應該的幹不好要捱打,如此情況下,如何讓一個機構凌駕於其他機構之上呢,毫無疑問是更多的經費、更多的編制。

大楚帝國文官各機構裡第一權重部門是什麼?

不用說的,絕對是稅務部!

哪怕是管理諸多文官任免的吏務部,在稅務部面前都得甘拜下風,為啥?

因為人家稅務部擁有最多的人員,最多的經費,稅務官員在地方上,那是人見人怕的存在……比翰林院內務科的鷹犬們還遭人嫉恨……

而水利部的話,在大楚帝國眾多文官機構裡,權勢是屬於那種不上不下的機構,要說重要,肯定比不上稅務部、吏務部、工業部、禮教部這幾個部。

但是要說不咋地吧,至少比交通部、巡警部、司法部之類的什麼的要強不少。

因為水利部負責的是各處河道以及湖泊,其中至關重要的防洪設施建設,就是水利部全權主導的。

而大楚帝國為了恢復民生,可是在各地都大興土木修建各類防洪抗旱設施,這些工程嚴格來說都歸屬水利部管轄。

此外京杭大運河的疏通維持工作也是水利部負責。

而有工程就代表著有經費……地方上想要搞什麼大型水利工程,那就得跑到水利部那邊拜一拜碼頭,燒個香,這樣才能夠獲得經費以及施工批准。

所謂的權勢,這也就來了!

這是如今的水利部,如果說後續實施黃河人工改道工程的話,如此龐大的工程前後搞十幾二十年都是少的,經費預估更是海量。

到時候,水利部的權勢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不敢說躋身帝國內閣第一梯隊,但是在第二梯隊裡排名前列還是有希望的。

會議結束後,水利部人是一邊歡喜一邊的擔憂的走了,他們接下來會很忙,需要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做出來一個完善的計劃,尤其是新河道的選址走向,更是重中之重。

這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你隨便選個地方充當河道,下游分分鐘變成汪洋大澤給你看。

所以,選取新河道必須要進行詳細的實地考察,優中選優才能夠敲定新河道方桉。

等敲定新河道方桉後,那麼就會進入漫長的施工期……

為啥要施工?因為你總不能選擇了新河道後,直接爆破改道啊……這樣下游新河道根本就承受不住大量的洪水,氾濫成災是必然的。

因此得提前對一些彎曲的河段進行改直,實在不行就換個地方充當河道,同時預定河道如果洩水量不夠大的話,那麼就要選擇其他地方充當新河道繞過去,或者採取分流,然後還有設定防洪區等等。

大楚帝國的黃河人工改道方桉,可不是隨便找個地方玩爆破,然後就不管不顧,任由決堤的黃河向東奔流的,而是想要讓改道後的黃河,老老實實的按照預定新河道一路往東。

這樣搞的話,不僅僅能夠把減輕洪澇,而且還能夠提升黃河下游的航運以及灌既能力呢。

水利部的人忙黃河改道的人去了,而工業部的人也是沒幾天就找到了羅志學,奏請在遼東省設立‘遼陽工業基地’。

這個工業基地,可不是說尋常府或省級的工業基地,按照目前的工業基地的準備準備,工業基地的設立要上一級衙門的批准。

地方府級工業基地設立,要省級衙門批准,而省級工業基地要內閣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