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空軍飛行表演隊(第3/4頁)
章節報錯
但問題是怎麼把線膛武器給造出來……線膛這東西,可不是你隨便在槍管上刻上幾條膛線就行的。
這裡頭有一大堆的技術問題呢。
比如說對槍管的材料要求非常高,這樣才能夠確保膛線經過高強度的射擊之後依舊還存在,而不是膛線被磨光了。
隨便打點子彈膛線就被磨光的步槍還不如滑膛槍呢。
因此槍管內膛線的強度必須保障,而這涉及到了難度最大的材料領域……
然後還要對刻上膛線的槍管進行保護,至少不能生鏽啊……滑膛槍對生鏽沒啥所謂,日常保養好,偶爾有點生鏽其實也很容易處理。
但是線膛槍管可就不好處理了。
這同樣是涉及到一系列的技術難關。
最後如何讓子彈契合膛線,讓子彈出膛的時候進行高速旋轉,這也是個麻煩事……之前嘗試過直接裝填子彈,但是基本沒用。
如今有不少設計師們想要製造特製子彈,也就是讓子彈本身攜帶一定的凸凹,以契合同樣專門製造的膛線,然而這樣的話,裝填就非常的困難,好幾分鐘也裝填不進去。
而且子彈以及槍膛的加工成本也非常高,根本無法大規模裝備。
這個加工成本高,想讓特製子彈和膛線匹配,這對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的,如今大楚帝國也不是說不能加工,但問題是這種加工精度對於大楚帝國而言,那都是屬於頂級的加工精度……成本高啊。
所以,特製子彈以及特殊膛線的技術路線並不可行,只生產了少量槍械作為收藏品外,根本就沒有實際裝備過。
以上,說的還只是前裝線膛槍的一系列技術難關,火炮還沒說呢。
簡而言之,以目前大楚帝國的工業技術水平,想要搞出來線膛武器難度非常大,設計出來也造不出來,勉強造出來那也是天價,根本不具備實際使用價值。
這種情況被反饋到了大楚帝國皇帝羅志學這邊後,羅志學也是稍微提醒了他們,什麼亂七八糟的設計就別搞了,費時費力,直接搞標準線膛槍管,至於如何讓槍管和子彈契合,並且還不漏氣,直接在子彈地步打個小洞,在往這個小洞裡塞一個木塞,這樣射擊的時候,地步的木塞受到高壓膛壓後,就會把鉛彈擠大,進而密封不漏氣的同時也能夠契合膛線。
羅志學說的這種設計方案,其實就是後世諸多穿越裡經常用的米尼步槍,本來羅志學以為有了在個方案很快就能夠搞出來米尼步槍呢。
沒想到手底下的一群技術專家們仔細看過後,都沉默了。
再一問,技術專家們表示:陛下提出來的方案自然是好方案,非常非常的好,讓臣等大為震驚……
但是……
我們造不出來啊!
這玩意對加工精度的要求太高了,子彈和槍管之間的間隙必須精準的控制在非常小的範圍內。
而這種間隙其實和大小也沒啥實際關係,間隙大一點,小一點無非就是影響初速。精度這些而已,間隙大的話導致的效能差一些也不是不能接受……
真正的問題所在是,間隙再大那得有個限度啊,不然子彈就卡不住膛線了。
要想保障這個最低限度,你就得確保每一支槍,每一發子彈都處於如此嚴格的標準尺寸下,這樣到了戰場上,子彈才能夠通用的。
歷史上英國的p53米尼步槍,遊隙為零點零一英寸,而衝壓製造的子彈,誤差為零點零零一英寸。
如此才能夠讓子彈通用,並具備大規模裝備的價值,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你就只能為每一支步槍單獨製造一批專屬子彈了。
那簡直是災難。
大楚帝國的各大武器廠商為什麼研究了好幾年,依舊搞不出來線膛武器啊……其實就是受限於這個問題,至於設計……說實話,技術人員又不傻,早就設計過多種類似的設計方案了。
因為知道了線膛武器的原理後,有著系統的研發體系,那麼就會有眾多技術人員一天到晚琢磨各種設計方案,這麼多設計人員,如此多的設計方案裡,總能出現擊中靠譜的設計方案的。
然而還是那句話……你能設計出來,也可以在實驗室裡打造那麼一支兩支樣槍,並且測試表現會非常好!
但是你就是沒辦法進行大規模量產……因為大規模加工之後,難以控制這麼小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