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直到現在,大楚帝國裡依舊只有三大蒸汽機廠商的緣故,因為其他公司一時半會的繞不過他們的專利……哪怕是國內一些很著名的大型企業也是如此。

比如李氏制鐵公司,這可是民營資本里的龍頭企業,技術能力相當雄厚,三年前他們也宣佈過投入重金研發高壓蒸汽機……結果三年過去了……已經沒人記得他們曾經說過要研發高壓蒸汽機的口號了。

還有漢天機械公司,松江機械公司等機械公司,他們其實都嘗試過研發高壓蒸汽機,奈何發現專利壁壘實在是不好繞過去。

這說的還是最基礎的高壓蒸汽機,而實際上三大蒸汽廠商的技術研發一直都在持續。

廣州機械公司的水管鍋爐,天津機械公司的多脹式,當塗機械公司的超高壓蒸汽機等等研發專案,可都是走在了當代技術的極限。

其他公司實際上已經很難跟得上他們的技術進步了。

哪怕是持續投入重金多年,最終搞出來基本的高壓蒸汽機,最終也是賣不出去的賠錢貨。

如今,孫奇在蒸汽拖拉機領域裡,也是看到了這種跡象,唐山機械公司和河口農業機械公司圍繞著拖拉機已經申請了大量的專利,並且還在持續研發並申請大量的專利當中,其他公司如果不抓緊步伐,恐怕以後想要進入這個市場都進不了。

哪怕是遼河機械公司這樣的龐然大物也不行!

嗯,這其實也是天津機械公司為什麼自己有高效能的小型蒸汽機,最終卻沒有直接做拖拉機的緣故……因為他們天津機械公司沒有任何拖拉機的技術儲備以及專利,想要做也做不了。

帶著失望乃至不滿,孫奇離開了遼河機械公司,又去了河口農業機械公司那邊,最終雙方再一次簽訂了一份戰略合作合同,敲定了各項戰略合作條款後,這才滿意的離去。

而那兩臺他帶過來的樣機,則是留給了河口農業機械公司那邊進行各種測試,同時他帶來的技術人員也有相當多一部分留下來幫助河口農業機械公司進行配套研究。

畢竟搞蒸汽機,天津機械公司的工程師們才是專業的。

來的時候是一大群人,走的時候孫奇只帶著三四個人,不過孫奇返回天津的時候心情卻是不錯。

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和唐山機械公司以及河口農業機械公司這兩家國內最大以及第三大的農機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有了這兩家公司的合作,那麼自家的小型蒸汽機的未來市場也就有了。

當然,他也不會停下來,他還需要尋找更多的合作廠商。

北方這邊是沒什麼適合的合作企業了,為此他準備跑一趟南方,再找幾家想要進軍拖拉機領域的廠商,也不一定是非得做農機,做其他什麼的都可以,比如用蒸汽機車拉貨啊什麼的。

當孫奇為了小型高效能蒸汽機專案而奔走的時候,天津機械公司高層也是敲定了戰略發展計劃。

準備全面上馬多脹式蒸汽機,尤其是展開艦載多脹式蒸汽機的研發工作。

作為一種全新研發的技術,天津機械公司先是把這種技術應用在技術難度比較小,研發風險也比較低的小型蒸汽機上,而根據一系列的測試情況來看,二脹式蒸汽機完全達到了他們的預期。

這意味著這種新技術是成熟可用的,他們完全可以用在單價更高,對技術要求更高的艦載蒸汽機上,尤其是單價更高,利潤率也更高的軍用大型艦載蒸汽機上。

漢天號戰列艦上一套蒸汽主機就要二十多萬楚元呢,他們天津機械公司得累死累活,賣出去上百套中小型蒸汽機才能賣出這個價錢呢。

這說的還是營收……如果是利潤率就更別提了。

承順二十五年裡的現實就是,天津機械公司的艦載蒸汽機業務,幹上一整年也不如人家廣州機械公司賣幾套超大型的軍用蒸汽機組賺得多。

當年在高壓蒸汽機領域裡是一步落後,導致了今天的步步落後啊!

而現在,他們天津機械公司就是希望藉助二脹式蒸汽機的巨大效能優勢,重新鑄造他們在蒸汽機領域裡的優勢。

告訴天下人,造蒸汽機,他們天津機械公司才是最專業的。

天津機械公司那邊開始搞二脹式蒸汽機,而且還是艦載軍用的蒸汽機,自然也是繞不過海軍的。

海軍的代表很快就抵達了天津機械公司的總部,並瞭解到了二脹式蒸汽機的相關技術引數,並且看到了一臺小型的二脹式蒸汽機,也就是天津機械公司專門為了農機以及其他陸運市場而研發並推出的小型高效能蒸汽機。

並且根據這種核心機改在而來的一款艦載小型蒸汽機。

海軍代表看過後非常滿意,當即就表示如果能夠透過海軍的一系列測試,那麼海軍方面就會下單採購一批這種小型高效能艦載蒸汽機。

而中大型的新型艦載蒸汽機,海軍方面表示只要沒什麼,未來就會採購裝艦,甚至是作為未來新一代戰列艦的動力,這讓天津機械公司上下都非常高興以及期待。

海軍在蒸汽機採購方面,其實一向來都很大方的,只要廠家把東西搞出來並透過海軍的測試,價格不要太離譜,海軍哪怕是為了扶持你,也會下單採購,而且利潤也會給你留足。

不會出現辛辛苦苦搞出東西來,海軍還用廉價無比的價格訂購,極限壓榨企業利潤空間的情況。

海軍還是很大方的,比屁事多還特別摳門的陸軍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