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攻佔錫蘭島(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過因為西北角突出半島的炮臺的威脅,第31分艦隊也不可能冒險讓艦隊進入港灣進行作戰,而且也沒這個必要……只要陸地上的城市,尤其是幾座炮臺被被楚軍地面部隊所攻佔,那麼港灣裡的荷蘭人艦隊同樣會迎來覆滅的結局。
海軍沒有必要冒險衝進港灣裡進行作戰。
因此第31分艦隊現在的任務很簡單,把港口給堵死,同時攔截可能存在的荷蘭增援艦隊,剩下的就可以看戲了!
而登陸的地面戰鬥部隊裡,其核心也就是近衛軍第二混成團跨過了兩公里多的距離後,抵達了科倫坡城北面城牆外後,在炮兵較射氣球的引導下,當即用所攜帶的二十多門野戰火炮進行了炮擊作戰。
這種程度的匆促炮擊,自然不是為了掩護步兵直接攻城,純粹是為了進行火力試探,試探對面荷蘭人的反擊火力如何。
同時也是為了在敵軍進行火炮反擊的時候,對暴露出來的敵軍火力點進行點名時打擊。
於是乎,二十多門11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或野戰炮以及八門150毫米輕型榴彈炮的炮彈,就陸續落在了科倫坡的北面城牆上。
有著炮彈因為打的不夠精準,有些直接落在了城牆外部,還有一些乾脆飛過了城牆落入了城區。
硝煙開始瀰漫在科倫坡城裡。
次日,重炮第三營的十多門重炮抵達,也開始加入了炮擊,因為是身管火炮,加上科倫坡城是屬於非常典型的西方式城池,大部分牆體都不夠厚,不像是東方式城牆一樣,動不動就八九米厚……
因此這些加農炮發射實心炮彈的時候,對這些薄弱城牆的殺傷力也相當可觀,一天炮擊下來甚至都摧毀了好幾處科倫坡北城牆的幾個突出城牆。
這還不算,重炮第三營玩了一天的實心炮彈後,第二天開始換用高爆榴彈,對著過去兩天裡透過炮兵氣球觀察所發現的城內部分重要建築目標開始視距外間接炮擊。
這些130毫米乃至150毫米的要塞加農炮,雖然還是滑膛炮,但是最大射程可是非常遠的,打個兩三千米是輕輕鬆鬆的。
當然了,這麼遠的距離下命中率其實也就一般,誤差會比較大。
但是發射榴彈的時候,有些誤差也無所謂了,反正榴彈炮擊講究的是覆蓋炮擊,也沒誰會奢望到炮彈能夠準確命中敵人房屋的窗戶並鑽進去……
而城內的荷蘭人則是被這種遠端視距外炮擊給嚇傻了,一開始他們還以為只是楚軍的炮手失誤,炮擊城牆的炮彈,因為角度沒調整好以至於越過了城牆,落入到城區內爆炸,這種情況在過去兩天裡非常的頻繁。
但是仔細一看,尼瑪這炮彈都落到城區中心來了,這麼遠的距離偏差,肯定不是誤差,而是楚軍故意打這麼遠的。
再一看炮彈的落點位置還是城內的彈藥倉庫以及糧食倉庫的時候,這些荷蘭人就更傻眼了。
這些楚國人,是怎麼準確知道這些彈藥倉庫以及糧食倉庫位置的?
更重要的是,隔著那麼高一道城牆,他們的炮彈是怎麼準確命中自家的倉庫的?
看楚國人的炮彈,始終都落在倉庫以及周邊地區,顯然是知道倉庫的準確方位,並進行了校對的。
這不正常!
這個時候,有荷蘭人提出來:會不會是他們飛上天的怪物在為他們的火炮進行校對?
當即有人抬起頭看向城外的天空!
城外的天空裡有好幾個小紅點,這幾個小紅點在楚軍剛抵達沒多久後就已經升起來了。
雖然不知道這具體是什麼東西,但是一些去過多次華夏的荷蘭人倒是有所耳聞,這應該是楚國人的孔明燈……只是不知道這些楚國人是怎麼把這些孔明燈做的這麼大,而且還能夠載人的。
荷蘭人的猜測沒錯,楚軍的炮兵部隊,的確是依託熱氣球提供的資料進行較射,進而越過城牆,對著兩千多米距離外的城內重要目標發起炮擊的。
哪怕直線距離只有兩千多米,但這依舊是一次非常典型的視距外炮擊,炮兵們從頭到尾都沒有看到目標,只能是依稀看見自己的炮彈落地爆炸後所產生的煙霧。
從充當炮兵眼睛的就是炮兵較射氣球。
嚴格上來說,這還是大楚帝國陸軍所裝備的熱氣球第一次投入實戰呢。
大楚帝國老早就搞出來了大型的載人熱氣球,不過早期的技術並不完善成熟,最近幾年才逐漸成熟,並開始批次裝備炮兵部隊。
這些載人熱氣球,採用繫留升空的方式,升空後無法機動。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為炮兵部隊提供遠距離的目標指引、校準。
當然了,順帶也可以作為高空觀察哨,透過居高臨下觀察周邊遠方的情況,並隨時為下方的人員提供預警。
這種高空遠端預警的警戒距離很遠的,因為熱氣球可以升空幾百米那麼高,瞭望兵使用高倍數望遠鏡進行觀察,天氣良好的情況下,甚至能發現十多公里外沒有進行隱蔽的中等規模以上的兵力。
如今重炮第三營的炮兵們,就是利用熱氣球進行引導炮擊的,使得了炮擊的精度能夠發揮出來火炮自身的效能。
至於效能之外的誤差,這就是無法避免的了。
大楚帝國目前裝備的這些滑膛炮嘛,精度也就那樣,一千多米的命中精度還好,但是兩三千米距離的炮擊,那麼精度就不咋地了,只能是依靠覆蓋式炮擊來獲得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