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宋省現在效彷的就是馬六甲地區開創出來的這一系列移民擴張政策。

不僅僅呂宋省這麼幹的,其實大楚帝國在其他海外殖民地基本都是這麼做的,只不過有的規模大一些,有個規模小一些而已,有的手段激烈一些,有的手段溫和一些。

但是本質上不會有什麼變化。

而這些移民擴張的領土,在經過前幾年的經營後,很快就能夠向本土輸入大量的經濟農作物或糧食。

這些經濟農作物也好,糧食也好輸入到本土之後,都能夠極大的減輕本土的糧食供給壓力。

直接的糧食輸入自不必再說。

就算是經濟農作物的輸入,也能夠極大的緩解本土的糧食緊張。

因為經濟農作物這東西也是需要土地來耕種的,而隨著海外的廉價經濟農作物輸入到本土後,本土方面就不用佔用大量的土地去種植經濟農作物,而是繼續種植糧食。

其中最為典型的當屬棉花。

國內紡織業對棉花的需求是非常龐大的,之前的時候因為缺乏棉花進口來源,棉花只能依靠自產,並且推動棉花價格走高。

這就讓不少農戶們為了更多的收益種植棉花,而不是種植糧食。

如此一來,棉花產量多了,農戶收入多了,但是糧食產量卻是降低了,同樣的事情還會發生在生絲種植上。

換源app】

一旦形成極大的規模,那麼就會出現棉花吃人,生絲吃人的情況,大體上類似於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羊吃人。

這樣必然會造成本土糧食產量下降,人均糧食下降。

但是隨著海外貿易的興盛,大楚帝國開始大量從海外進口優質的廉價棉花之後,本土的棉花種植規模雖然還是越來越大,但是增長幅度卻是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同時海外輸入的棉花價格低廉,這讓一些魚米之鄉的地方種植的棉花成本過高而不划算,進而重新種植糧食。

總體上,大量的廉價棉花進口,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國內棉花吃人的情況發生,避免了大量農田一股腦種植棉花而不是種植糧食。

由此可以看出大量的廉價進口各類經濟農作物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直接進口糧食。

當然了,為了避免國內的農民們收入出現不增反而減少的情況,大楚帝國在本土農業的扶持力度一直也沒有減少,各種水利設施的建設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針對農業生產工具企業的補貼和優惠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如此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糧食的產量,同時降低了農民種植糧食的成本。

但是僅僅依靠這樣,其實還是不夠,依舊無法解決糧食問題。

要想解決糧食問題,還是需要大面積的可耕地,並且進行大規模化的機械化種植。

這也是東北平原大開發的重要理由。

而趁著高壓蒸汽機發展的今天,大楚帝國也嘗試著推動機械化種植。

承順二十五年夏八月,遼北省松花江畔。

一片平原上滿是青綠色的稻田,這裡是遼北省裡最大的農場,嫡屬於遼華農業公司的遼安農場。

遼華農業公司租用了此地以及周邊地區大量土地,僱傭職業農民進行種植大豆、水稻、小麥以及其他農作物,同時放牧養殖了大量的牛、馬、雞鴨等牲口。

是一家同時具備種植、養殖、農畜產品加工的綜合性農產品企業,也是東北地區最大的農畜產品企業。

今年他們公司的農場水稻種植情況非常良好,不出意外就能夠迎來了水稻豐收……但是看著比去年擴大了百分之二十種植面積的稻田,後續收割也是一件麻煩事……

因為他們沒有足夠多的工人進行收割!

東北地區本來人就少,大部分都還集中在遼東省那邊和東海省那邊……至於遼北省的人口很少的,總人口加起來也不到百萬。

而遼華農業公司這種大型的種植養殖企業,又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偏偏在遼北這地方里,外來移民們基本都有自己的土地,而且土地還不少,才不會給你的農場打工呢。

城市人口也不多,有也是那些企業們的員工。

遼華農業公司,長期都是受到了員工數量不足的困擾,尤其是在播種和收割這兩個環節裡,對時限要求比較高,短時間內就需要大批的人手進行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