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大楚帝國的武器商人們(第2/4頁)
章節報錯
亞齊王國內部爆發了叛亂,已經打了好幾年,他們內部的叛軍還和蘇門答臘島中部地區的很多土著小邦國們聯合起來,以至於亞齊王國打了好幾年都沒能把叛軍給剿滅。
暹羅王國又和緬甸王國開戰了,順帶還把柬埔寨王國這個小弟弟也給帶上,暹羅和緬甸之間的戰爭都持續幾百年了,在大楚帝國殺到南洋半島之前,他們自己就已經是打生打死了,現在不過是繼續打起來而已。
同時緬甸王國還在和上緬甸的阿拉幹王朝也在幹架……嗯,其實他們之前一直在打仗,緬甸王國一挑二,生勐的很。
同樣的,阿拉幹王朝也是兩線作戰,他們同時還在和莫臥兒帝國的孟加拉灣地區打著呢!
整個中南半島乃至南洋諸島地區,都是亂成了一鍋粥……
上述說的都還是當地規模比較大的,影響力比較大的國家,實際上還有大量小邦國,乃至一些連國家都沒有成立的土著部落也是三天兩頭打仗。
而這些戰爭的背後,基本都有著大楚帝國武器商人的影子。
比如專營扶桑列島武器貿易的大楚帝國平戶武器貿易公司,該公司的業務員在扶桑列島上到處跑,以推銷各種出口武器彈藥。
扶桑列島上幾乎所有大名,都是他們公司的客戶……所以就經常出現雙方軍隊都用同一種武器的情況,更尷尬的是,有時候平戶武器貿易公司安排運輸上門服務的時候。
同一艘船的武器裝備,先給甲交戰方一半,然後再把一半交付給對面的乙交戰方……
聽上去很搞笑,但這就是現實!
而類似平戶武器貿易公司的武器公司,還有很多,大楚帝國的所有國防企業都是官方資本全資企業,為了避免海外武器貿易因為惡性競爭而導致利潤降低,更重要的是武器貿易往往參雜著重要的政治考慮。
因此大楚帝國對武器出口都是採取專營制度。
所有武器生產商,都是沒有自身的出口渠道,還擁有出口權的是各家官辦的武器貿易公司。
這些武器貿易公司被授權專營某一地區的武器出口業務。
如平戶武器貿易公司,專營扶桑列島的武器業務。
南洋武器貿易公司,專營亞齊王國、緬甸、暹羅、阿拉幹、柬埔寨等地區的武器業務。
萬丹武器貿易公司,則是壟斷專營爪哇島、婆羅洲等地區的武器專營業務。
呂宋武器貿易公司專營呂宋群島的武器業務。
而孟加拉地區在內的印度、西亞、北非等地區,其武器出口業務則是由西洋貿易公司專營。
美洲的武器出口業務,則是由東洋貿易公司專營。
此外在中亞地區,帝國也對若干國家由武器出口,這部分業務是由西域武器貿易公司進行的。
這些武器貿易公司或武裝貿易公司,代表的是大楚帝國官方的意志。
大楚帝國的武器出口可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多的還是為了配合帝國的海外擴張戰略。
大楚帝國的武器出口,一向來都是附帶大量政治條件的,從不玩單純的武器出口。
不過即便如此,大楚帝國的武器出口量也是連年攀升,並且超越了諸多商品,成為了僅次於棉布的大宗出口商品。
哪怕是傳統優勢出口商品絲綢和瓷器現在都是遠遠不如了。
這就是技術的魅力,更是帝國國力的直接體現。
能夠讓一個土著國家大量購買你的絲綢和瓷器不算什麼,但是能夠讓一個土著國家大量購買你的武器,這才是實力的體現。
大楚帝國的武器大量出口,也是讓國內的國防工業發展的相當不錯,並能夠利用武器出口所帶來的利潤來降低自用武器裝備的成本,最終讓軍方採購武器的成本有所降低。
如今帝國軍方採購一支標準的火帽擊發滑膛槍,價格大概在十五楚元左右,這可是最新式的火帽擊發槍的價格,但是大楚帝國出口的火繩槍,在部分地區裡的售價也能夠達到十楚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