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真帝國直接動手不逼逼(第3/3頁)
章節報錯
從那個時候開始,馬來半島就成為了大楚帝國的海外領地,併成為大楚帝國最大的香料產地。
不過這依舊不夠!
大楚帝國隨著經濟發展後,民眾對香料的消費能力也是越來越強,對香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龐大的需求甚至都直接拉到了南洋地區香料的價格……
所以別看歐洲商人都把香料運往歐洲銷售,但實際上大楚帝國方面採購的香料其實更多,只不過距離近,航線透明,再加上大楚帝國海軍在一邊虎視眈眈,所以荷蘭人賣給大楚帝國的香料沒這麼暴利而已。
但是,受限於香料產量有限,而且來源單一,過去十幾年裡,荷蘭人依靠香料貿易,還是從大楚帝國身上賺了數量龐大的金錢。
而對這些,大楚帝國裡不少商人可都眼紅的很。
早就鼓動著海軍把荷蘭人幹掉,然後接管香料群島了。
到時候,香料群島的利潤,那都是帝國的……嗯,也都是他們這些香料商人的!
國內商人的鼓動,加上帝國的整體戰略也需要確保南洋徹底變成自家的後花園,為此帝國高層在扶桑以及呂宋事務敲定下來後,也就沒有再猶豫,迅速決定啟動了驅逐荷蘭人,佔領香料群島的計劃。
而執行該任務的,自然是大楚帝國海軍!
承順二十三年十一月,大楚帝國海軍南洋艦隊的數十艘戰艦兵臨爪哇島西部的巴達維亞。
同時和爪哇島只間隔了一條數十公里寬的巽他海峽的蘇門答臘島西端,數千名早有準備的陸軍士兵也是登上了渡海船隻,在海軍的掩護下度過巽他海峽,直接從爪哇島最西端的萬丹地區登陸。
隨後直撲數十公里外的巴達維亞而去。
陸海軍開始行動的時候,為了彰顯大楚帝國的仁德,隨同艦隊一起出徵的大楚帝國禮教部藩務司的官員們,也是及時向巴達維亞城內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當局送上了最後通牒。
大楚帝國有一名海軍士兵在巴達維亞港內失蹤,要求荷蘭人立即放開城門,准許大楚帝國派人進城搜救,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人看到這封最後通牒,差點沒被一口老血給嗆死!
見過不要臉的,但是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
想要奪取我們的香料群島就直說,想要打仗就開戰,還搞個什麼藉口,藉口也就算了,偏偏還是那些土著們聽了都搖頭的爛藉口。
士兵走失要進城搜救?
開尼瑪國際玩笑,你們南洋艦隊最近的港口駐地楠榜港,距離巴達維亞也有好幾百公里呢!
你走丟了士兵,關我們荷蘭人屁事!
而且,你們好歹也是在找開戰的藉口,能不能認真點?換個靠譜點的?
不過,荷蘭人顯然是高估了大楚帝國禮教部藩務司找戰爭藉口的能力,這能夠想出來一個士兵走失的藉口,已經很為難他們了。
大楚帝國打仗多了去,但是找藉口的次數還真不多,也就之前打扶桑人的時候用了一次。
長期以來,大楚人信奉的是:真帝國,直接動手不逼逼。
現在找個士兵走丟的藉口,還是看在荷蘭人好歹也算是殖民航海大國,勉強也算是開化的人,不是啥都不懂的野蠻土著的份上;並且打完這一仗,估計以後雙方還得繼續做生意,把貨物繼續販賣到歐洲去。
所以打仗歸打仗,但是必要的文明禮儀還是要的,所以好歹要送上一份正式的最後通牒宣戰。
要是換成尋常土著國家,藩務司都懶得跟你廢話,還指望藩務司專門派個人過來給你遞一封最後通牒,想多了。
沒點實力的國家,還真得不到大楚帝國藩務司給你送上一封最後通牒這待遇!
很顯然,這年頭的荷蘭人還是有這資格的,雖然最後通牒的理由很操蛋,但好歹是有了不是……
這說起來,大楚帝國還是給了荷蘭人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