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程永峰暗示讓自己去廣東,那就去唄。

雖然當時程永峰沒說什麼,王圖也沒問為什麼,但是王圖也不是傻子,相反他很精明!

他在去年還沒有外放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猜測。

自家恩師程永峰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外放在即,而外放地點就在廣東!

以程永峰的資歷和品級,還有秘書處副處長的特殊性,一旦外放到地方任職,如果是到偏僻省份,甚至都能直接連升兩級為正三品布政使。

哪怕是到廣東這樣的重要大省裡任職,也得安排一個分管吏務或工商或禮教等實權事務的從三品參政才說得過去。

而這還僅僅是前期過度,就和王圖之前在河源州任職正六品經歷只是個過渡期一樣,等過渡期結束,恐怕程永峰就要走馬上任廣東布政使,掌管一省經濟民生事。

而王圖,很期待程永峰外放到廣東上任參政的那一天!

————

寫好給諸位前輩以及程永峰的書信後,王圖再一次思索著自己的具體施政方向。

初步發展茶葉、茶油種植以及加工,這已經他敲定下來的事情,接下來他還準備對縣內的幾種不錯的特產產業進行扶持發展,其中的腐竹他覺得就挺不錯的。

他也嘗試過本地的腐竹,味道不錯,和江西那邊撫州那邊的特產腐竹各有千秋,但是因為運輸的緣故,江西撫州那邊的腐竹想要運輸到廣東這邊來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如果自己治下的和平把腐竹產業也形成產業鏈的話,那麼就能夠沿著東江往南輸送,銷往經濟發達,消費能力強的珠三角地區,甚至進一步擴大市場。

如果本地產的腐竹能夠開啟珠三角的市場,那麼還能夠帶動當地農民大量種植大豆,大豆這種東西可不是水稻,對土地和水資源要求可沒這麼高,非常適合當地的丘陵山地裡種植。

還有在實地視察走訪的時候,他發現了當地還有零星的瓷器作坊以及兩家採用了蒸汽機的磚廠,打聽了後發現當地有不少適合燒製陶瓷所用的陶瓷土,而且縣內也有小型煤礦,如此情況下自己也可以嘗試著在當地發展陶瓷業。

陶瓷在當代依舊算是一個產銷規模比較大的產業,不但國內對各類日用陶瓷的需求大,而且出口需求也持續旺盛。

這陶瓷產業也是大有可為的。

除了這幾種特產外,縣內的豐富竹木資源也不能浪費了,可以搞一搞木材加工產業和竹器產業,木材可以搞搞傢俱什麼的,再不濟也可以輸出木料啊。

和平位於粵北山區,啥都不多,就是山多樹多。

而竹林也不少,可以搞一搞竹器加工業,比如什麼竹蓆竹椅什麼的。

依託本地的資源、特產進一步發展經濟農作物種植以及簡單加工產業,這是王圖定下來的初步發展計劃。

至於說搞什麼大工業,搞高技術產品之類的,王圖想都沒想過……當地缺乏便利的交通,也缺乏當地市場,更沒什麼資金和技術人才,搞這些所謂的高技術產業是很扯澹的事。

也沒有任何的配套。

傻子才會跑到偏僻山區裡搞個什麼先進技術工廠!

就算搞出來了,也競爭不過其他地方啊,不說和廣州那些大城市競爭,就算是同在惠州府的幾個沿海地區乃至東江下游的幾個縣鎮也拼不過啊。

說起來,其實目前大楚帝國的惠州府經濟發展的還算是不錯的。

大楚帝國治下的惠州府非常大的,北至粵北山區和江西接壤,南至海豐抵達大海,西邊直接和廣州府接壤,東邊和潮州府接壤。

其中的東江下游區域以及沿海區域裡得益於廣州那邊的工業大發展,也是發展起來了初步的工商業。

同時惠州府的農業其實也還可以,早些年的時候在省巡撫衙署的支援下,大力開發燈塔盆地,這片盆地也是廣東境內目前主要的糧食產區,其生產的糧食不僅僅能夠滿足當地自身所需,並且還透過東江往南邊的廣州輸送。

只不過越往北就越窮……

而最北邊的和平就是最窮的那個!

但是也正是因為此地最窮,王圖才會來!

想要弄到足夠亮眼的政績,其實在條件本身就比較好的地方其實更難,因為人家本來就發展的挺好的,你做好了只是錦上添花,但是一旦你在當地折騰壞了,讓當地經濟發展停滯甚至倒退,那麼分分鐘就要被貶到西伯利亞或南洋去了……

同時王圖也是有自知之明,他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就算一般,而能夠動用的資源也不是無限的,那幾個前輩們看在同是秘書處出身的情況下會有所幫襯,但是幫襯力度也會是有限的。

畢竟王圖現在只是一個正六品的縣令而已,品級太低,還上不來臺面。

人家肯進行些許投資,那就是看在他未來潛力的份上。

因此他所能動用的資源也是有限的。

而這些有限的資源如果投放到經濟發達的地方,那屁用都沒有……但是如果投放在和平這種一窮二白的地方里,那麼所能夠發揮出來的作用就會非常大。